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宋狂后 笔趣阁 > 0006(第1页)

0006(第1页)

作为见面礼,曹恩英送给赵宗实的礼物是一本书。

书名曰:《三字经》。

“此书是本宫亲自编撰,就送给你,当做启蒙之物吧!”曹恩英和气地说道。

“是,多谢母后娘娘。”赵宗实很乖巧的上前接过。

曹恩英见状,趁机伸出手来,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赵宗实刷地下红了脸蛋,一副羞羞答答的可爱模样。曹恩英把孩子安顿进了名仁殿,这里是早就收拾好了的,既干净整洁又十分清幽。一应下人也配的足足的。光是照料生活起居的嬷嬷就有四人,女使,宦官,也都是比照皇后宫里的数量来。

“若是想要什么就直接对我说。”曹恩英告诉赵宗实,日后这里就是他的家了。

小孩闻言粉嫩的脸蛋上划过一丝茫然,但最后,却还是十分乖巧的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对于赵宗实,曹恩英心里其实是比较喜欢的,而与之相比,赵祯的心里则复杂多了。有了嗣子他这边的生育压力的确是减轻了许多,但同样的,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矗立在这也是明晃晃的提醒他自己无子的事实。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个刺激的关系,赵祯最近开始比较频繁的踏足后宫不说是夜夜笙歌,但也的确是十分“努力”了。然而努力的结果则是:半个月后,他出现了精神萎靡,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的症状。

太医委婉表示,官家应该有所节制了。

曹恩英:“……”大无语。

没有那个铁肾,你就不要梦想当西门庆啊。

自己是什么样的小身板,难道不清楚吗?

曹恩英觉得无语,赵祯自己更是觉得丢脸,所幸暂时罢了朝会,以身体不适为名,专心静养。曹恩英也发下懿旨,官家养病期间,任何妃嫔不许前去打扰。当然,因为要以身作则,她自己也是不去的,只每日做些汤汤水水的叫人送过去,表表心意罢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有人敢违旨不遵,偷偷跑去找官家。是的,那个人不是别的,正是苗娘子。心爱的六哥生病了,小姑娘简直是忧心如焚,为此不惜忤逆皇后的旨意也要过去看望。曹恩英知道后也没说别的,只是把小姑娘叫来,然后当着她的面,打了她心腹女使的板子。

整整二十个板子,打的是皮开肉绽,血沫横飞。

苗娘子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当场便吓的跌坐在地,之后,她果然没有再去偷偷找过官家。

今年冬天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赵祯的病情终于有所起色,起码不冒虚汗,人看着也精神了许多。于是,在冬日的某个上午,他让人把赵宗实叫了过来。

小孩子穿的厚厚的,暖暖的,远远看上去就像是只圆球滚过来一般。

他请安行礼,口称父皇。

赵祯目光复杂的看了他一会,终是柔和了表情,对其招手道:“过来。”

小孩听话的走了过去。

赵祯性格仁善,知道如何关心别人,此时就很是温声的询问起了赵宗实生活上的一些琐事。

然后他就发现这孩子真的很聪慧,基本上他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回答。

赵祯问:“读过什么书没有?”

小孩便嫩生生的表示,自己最近正在学习《三字经》。

“那是什么?”赵祯微微皱起了眉头。

也难怪他不知道,毕竟三字经乃南宋王应麟所著,离出世尚有百十来年呢。

“是大娘娘特地为宗实写的书。”小孩不自觉的挺了挺自己的胸膛,看上去十分自豪的样子,听说是曹恩英写的书,赵祯果然大感兴趣,于是赵宗实便当着他的面,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诵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字经》能够流传数百年,自有其道理可言。首先它朗朗上口,易学易记,非常适合小孩学习。其次,它真的是包罗万象,基本上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你都能在其中寻到。当然了,曹恩英版的三字经,是经过慎重筛选的,不会出现“宋”以后的文字记载。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足够让赵祯感到震惊了。

他是个识货之人,哪里看不出此书的大才。

赵祯带着赵宗实匆匆过来的时候,曹恩英正准备用午膳,见到他们一大一小联袂而来,不禁面露疑惑之色。

“臣妾见过陛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