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门阀之上讲的什么故事 > 第18章(第1页)

第18章(第1页)

此时,一人从阵中策马而出,众人纷纷让路。那人骑一匹白色骏马,头戴凤翅盔,精铠凿以龙串云纹,披膊以吞兽装饰,手中持一支绿沉枪而非马槊。头盔掩去了他眉眼的轮廓与鼻梁,但依旧不难看出他有一张比北人要精致小巧的脸,至于眉目,大抵也是清秀的。

“殿下,依末将浅见,这传令兵出城之后,城门依旧关闭,可见对方依旧有所防备。为求稳妥,还应等城内战火消弭,陆归亲自负荆请降,方为上策。”

那名吴兵听完,怒目圆睁,斥道:“并非我们世子心有防备。昨日城内有好几支缚着字条的箭矢落入,上面分明写着取陆归首级者,封万户侯。如今你们又让吴王临城劝降,前后两幅面孔,我们世子自然难以相信。若打开城门,你们带人杀进来,岂不要完蛋。还是世子早年曾听会稽郡主说过,大魏太子人品贵重,可堪托付,这才让末将出城求援。”

忽略掉最后一句意外得来的评价,元澈直抓重点:“有人射箭送了这些字条进去?”元澈皱眉,而后看向旁边的白马将军,“苏瀛,可是你的人?”

此时陆振亦不由得侧目关注。他方才听这位白马将军说话,带有吴地口音,当是南人。原来他还是荆州这一方重镇的掌门人,以南人之资身居如此要位,可见此人才具非常。

苏瀛情急道:“末将怎敢擅作主张。若做出此举,那陆归必然誓死不降,死守石头,这样只会对殿下更加不利。”

的确,以他与苏瀛目前所面临的的局面,自然尽量避战。苏瀛没有理由这么做。反倒是蒋弘济与周鸣锋两人,更希望看到陆归与他相争,两败俱伤,自己坐地起价。

这时苏瀛道:“殿下,不如请末将带人入城。若果真如这位兵士所说,大营周围应该还有巷战,很是危险。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待末将扫清石头,捆了陆归,殿下再入城也不迟。”

“好。将军需要多少人?”

苏瀛勒马转身,笃定道:“一千人足矣。若陆归真降,一兵不费,若是诈降,就是一万人也要死在里面。”

清扫内城并未花去太多时间,石头城内的残存的吴军也并未做过多的反抗。更有许多江东豪族子弟早就在城内观望,等着外面的部曲前来接应。元澈自然遵守诺言,不屠城,不问罪,大部分人也都由各家领回,只有少数高级将领被带回台城。

然而当苏瀛带着陆归已经出逃的消息来到他面前的时候,元澈当场震怒,拔剑出鞘。他的剑锋先指向了苏瀛,因为他觉得如果苏瀛救援及时,应该不会出现陆归出逃的局面,但苏瀛亦是他日后的重要倚仗。他不忍让君臣于此时生出任何嫌隙,于是剑锋一转又指向了身后的陆振。

陆振先是面目惊惶,而后重重跪地,泪如雨下,喃喃道:“天命如此……天命如此。”

见此情景,旁边的魏钰庭尚还清醒,连忙扑向元澈,按住了他手中的剑,劝解道:“殿下,城中忽然兵变,陆归身为主将,必然深有疑虑,弃众而逃,也是情理之中。方才冯将军也去看过了,陆归亲卫死伤甚众,可见有过一番恶斗。如今陆归既逃,殿下应尽快封锁渡口。至于城内的字条,殿下可命人悄悄查起,实在不宜惊动吴宫的人。”

元澈听完魏钰庭所言,也渐渐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收起剑对陆振道:“孤失态了,老吴王莫怪。”

话音刚落,只听帐外有一人笑语:“好金贵的一个世子,竟折上了两百条人命。”

众人不知谁竟如此放肆,只见一名约莫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径直走入帐内。他身着一身绫绢襕袍,青蓝丝线绣着云烟缥缈的山峦,袖缘处用金线掺了素色彩线绣着各色兰蕙仙草,即便是在没有火烛的帐内,也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而年轻人的一双桃花目,左右顾盼了一眼,笑容更盛:“走之前从吴王宫里拿来的,倒还合身。皇兄若喜欢,臣弟把地方告诉皇兄。”

元澈见了他,皱眉长叹了一口气,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元洸,军中容不得你胡闹。”

元洸并不理会,看了一眼元澈身后的吴王陆振,施礼道:“临行前未曾作别,老吴王莫怪。”

说完又看了看苏瀛,但没有理会,直接走到沈彦之的旁边,道:“听闻沈兄明年要与老吴王次女怀宁县主完婚,不知原来记在皇室名下的聘礼还要不要的回来,听说那些产业价值不菲。”

沈彦之倒是自若:“沈家娶县主之意诚诚,区区田亩山泽,怎会为钱帛首鼠两端,出尔反尔,逼人退婚呢?”

元洸对此不过一笑:“沈郎言辞锋利,不减当年。”

元澈对于这位放荡不羁的皇弟已经到达了忍耐的极限:“元洸,你怎么还不动身北上?”

元洸这才回过身,看着自己的兄长,状极无辜:“殿下,臣弟和随从的通关文牒都被偷了,到了渡口无法渡江,只得折返回来。”

元澈只觉甚是烦心,抬了抬下颚,示意魏钰庭带他出营,处理此事。

元洸却并不领情,依旧作可怜状,央求道:“通关文牒就在重华殿,殿下直接命人去取便是,倒省了许多周章。亦或……去问会稽郡主。”

第14章锥心

是日,太子元澈班师回城,蒋弘济与周鸣锋二人因军务未曾相迎。或是急于将自己不曾出现在石头城的嫌疑择清,亦或是军务果真繁忙,宫城内蒋、周二人的亲随侍卫、帐下官员已经走了大半,偌大的吴宫有如空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