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白衣侦探动漫 > 名画辨伪(第1页)

名画辨伪(第1页)

1945年5月29日,两名荷兰警察来到阿姆朗特丹市凯策斯格拉赫特街321号,奉命逮捕了荷兰画家汉,范·米格伦。

画家为什么被捕呢?

罪名是相当可怕的——“叛徒”!

画家怎么会成为“叛徒”呢?原来,米格伦不仅是画家,也是画商。他居然把荷兰17世纪著名画家弗美尔(1632—1675)的油画《耶稣基督与奸妇》高价卖给了德国的空军部长、纳粹头子海尔曼·戈林。这对于荷兰来说,米格伦的行为,构成了“叛国罪”。

“叛国罪”当然是很严重的罪行,米格伦即使免于一死,恐怕也要在监狱里蹲一辈子。

完全出人意料,米格伦不仅不承认自己的“叛国罪”,反而声称自己是一位“爱国者”!

他怎么又变成“爱国者”了呢?他申辩说,那幅卖给戈林的名画,并非弗美尔的作品,而是他画的赝品!他把赝品卖给了戈林,欺骗了敌人,那当然是一种“爱国行为”!

然而,法官却摇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你想想,戈林是一位精明的名画收藏家,赝品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米格伦向法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你们不相信的话,请把画笔、画架、面布和颜料运进监狱,我可以当场画一幅弗美尔的画给你们看看!”

果真,他画出了酷似弗美尔原作的油画!

这下子,法官不得不相信了,不再判他“叛国罪”。不过,这么一来,他犯了“伪造名画”罪,被判处一年监禁。

原来,米格伦本身,是一位三流画家。他是海牙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不过,他的作品不值钱,无人赏光。他穷极无聊,想起伪造名画展,高价出售,从中牟利。他伪造了14幅名画,卖掉了9幅,都未被人发现伪造。这一回,倘不是他为了表白自己是“爱国者”,和盘托出底细,恐怕不会有人怀疑他笔下的“名画”!

米格伦的伪造名画案,震惊了欧洲。

就在人们的惊叹声中,米格伦因心脏病发作,于1947年12月30日猝然死去。

米格伦一死,又节外生枝。有人说,米格伦在监狱中画的弗美尔的画,并不那么像。米格伦实际上并未伪造过弗美尔的画。他主动交代“伪造名画”,为的是开脱自己的“叛国罪”。

于是,米格伦案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人说真,有人说假。叽叽喳喳,争个不休。

直到1968年,美国卡纳吉——梅隆大学的科学家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定,这才最后解决这一疑案。

美国科学家用的方法,类似于识破假古董用的碳14测定。油画中的白色颜料,过去是用碳酸铅。铅,也有好几种同位素,其中最多的是铅210,半衰期为22年。在天然的铅矿中,铅是由镭226衰变而来的。镭226的半衰期为1620年。在制成白色颜料后,铅210得不到镭226的补充,不断变少。因此,测定颜料中铅210和镭226的衰变率,便可以测出颜料的年代,也就是油画的年代。

经过美国科学家的测定,那些由米格伦卖出的“名画”,用的是20世纪的新颜料,根本不是弗美尔的17世纪的颜料。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断定,米格伦确实是犯“伪造名画”罪,并非犯了“叛国罪”。

伪造名画者比比皆是。美国科学家判明了米格伦的罪行,这一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鉴定其他名画的真伪。

不久,美国科学家又发明了用“离子探针分析仪”来鉴定古画。法国、英国、日本、前苏联、德国相继制成了这种仪器。现在也生产这种仪器。

离子探针分析仪是非常灵敏的仪器,它能激出一束比针还细的离子束,深入古画的颜料层中,分析出颜料的化学成分。由于探针极细,几乎无损于原画。

古代油画和现代油画所用的颜料不同。比如,白色颜料“锌钡白”在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用于绘画;黄色颜料“锑黄”始用于18世纪;红色颜料中的“镉固色剂”,始用于19世纪……通过离子探针分析颜料的化学成分,可以辨别真伪。

离子探针微分析仪是用氧气或者氩气,在离子源中电离,再加速、聚焦,成为一束纤细的高能离子束。用它轰击样品,使样品“溅射”出离子,经质谱仪分析,测得化学成分。

如今,离子探针微分析仪不光用来鉴别古画,而且也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考古学等方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