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白衣侦探动漫 > 为西游记作者塑像(第1页)

为西游记作者塑像(第1页)

在今日中国,《西游记》的读者成千上万,一提作者吴承恩人人皆知。然而,吴承恩是怎么个长相谁都没有见过。

据考证,吴承恩生于1500年,死1582年。那时,摄影术尚未发明,当然也就不可能留下吴承恩的照片。很多古人留有画像。然而,吴承恩连一张画像也没有传下来。

1982年是吴承恩逝世400周年纪念。发表论文、开会座谈,当然是很好的纪念。美中不足的是,纪念论文发表时,无法同时发一张吴承恩的画像;举行座谈会时,无法在会场放一尊吴承恩塑像。

怎样才能弥补这一令人遗憾的空缺呢?

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1975年1月,在淮安发现了吴承恩为他的父亲吴菊翁所写的《先府宾墓志铭》,由此找到了他的祖坟。

人们推测,吴承恩的墓,可能就在他的祖坟附近。

果真,人们依据这一线索,找到了吴承恩的墓,取出了他的尸骨。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根据尸骨中牙齿的磨损程度,推断死者年龄为七、八十岁,与吴承恩的去世年龄相仿。

然而,在吴承恩逝世400周年之际,抬出一副白骨,未免太煞风景。

能不能根据吴承恩的头颅骨,恢复他生前的容貌呢?

应淮安县的请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担了这一工作。因为他们曾根据古代头颅骨化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北京人、半坡人等的形象。

骷髅一具,毕竟跟有血有肉的生前面目相距甚远。怎样根据头颅骨复原面貌,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科学工作者把吴承恩的头颅骨安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支架上。经过反复测量、计算、考证,在这头颅骨上塑像,终于还原了吴承恩的真面目:黄种人,中头型,长方型的面形,高眼眶,颧弓外突,中等阔鼻子,颜面平而宽。

1982年,就在吴承恩逝世400周年到来的时候,这位古人的塑像飘然出现于他的故居“射阳”,引起了轰动。

也许你会问,这个吴承恩塑像,真的跟吴承恩相像吗?

这个当然无法直接证实,因为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见过吴承恩的人。不过,许许多多类似的事例,足以证明,根据科学原则复原的面貌,大都酷肖其人。

本世纪30年代初,在苏联莫斯科发现了一位马戏团名演员的骸骨。此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死于上世纪末。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人,根据死者的头颅骨,复原了头像。格拉西莫夫从未见过这位名演员。当他的复原头像照片在报刊上发表之后,西方有人找到了那个演员的生前照片。一对照,极为相似。于是,格拉西莫夫一下子名噪一时。

他的研究成果,理所当然,引起了苏联警察局的关注。

1940年4月,伏尔加格勒的青年妇女瓦伦奇娜,柯索娃失踪了。这一案件一直未能侦破。

后来,警察在市郊树林里找到一具无名尸骸。警察局怀疑是瓦伦奇娜的尸骨,可是,又缺乏有力的证据。

这时,他们想到了格拉西莫夫。他们未向格拉西莫夫说明案情,而且从未出示瓦伦奇娜的照片。他们只是请格拉西莫夫协助,恢复死者的原貌。

格拉西莫夫认真地进行头像复原工作。完成之后警察前来一看,目瞪口呆:那塑像,不就是瓦伦奇娜吗?

于是,一桩悬案得到了解决。就这样,格拉西莫夫除了给许多没有画像、没有照片的历史名人的头颅骨恢复了原貌,还帮助苏联警察局侦破了许多重大案件。为此,在1950年,格拉西莫夫获得斯大林奖金。

为什么根据死者的头颅骨,可以复原死者生前的面貌呢?

原来,人们经过详细的研究,摸出了骷髅与原貌之间的关系:头骨很光滑,说明生前肥头大耳;嘴的宽度,相当于左右两侧第二前臼齿之间的宽度;上颌牙槽前凸,说明死者生前嘴唇较厚;耳朵长度差不多跟鼻子长度相等,宽度则正好是长度的一半……

这么一来,从骷髅上测得各种资料,就可以雕塑出死者生前的面貌。当然,这样的面貌只是与死者大致相似。尽管如此,也给破案工作提供了线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