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于历史中证道长生湘水无 > 第75章 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第1页)

第75章 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第1页)

用饭时,师母魏澜的目光几乎一直停在荀子身上,这个老者当真传奇,即便是她生于大秦,但对于这位的名声却是如雷贯耳。

因为荀子一直是诸多国君的座上宾,圣贤之名无人不知,再加上本身就传承久远的稷下学宫,让无数人都是听着这位的传说故事长大的。

而这样的长者竟然来到武安君为客,还与陈凡相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也就陈凡是个另类,他虽然对荀子的大名多有好奇,且十分钦佩,但却并无寻常人那般朝圣之心。

又或者说,他曾经生活的那个时代实在不同,这也是造就他性格的原因所在,对很多被别人奉为圭臬的东西,根本起不了任何敬畏之心。

他或许不会比当代的人更聪明,但他胜在拥有他人所不及的眼界,而有时候眼界要比智慧更重要。

荀子吃饭很慢,也很仔细,细嚼慢咽,不急不躁,很有威仪,旁人一看便知其修养极佳。

而且,他极为节俭,便是掉在桌上的饭粒也会被他小心用手捡起放入嘴中。

很少能见到有人能将吃饭吃得如此温文尔雅,整个房间中,也就陈凡的吃饭仪态勉强可与之媲美。

倒是魏澜虽是女流,但吃东西的速度却从来不慢,陈凡知晓这是因为老师白起吃饭便极快。久而久之,师母便也成了这个习惯,不过,即便如此,却也并不显得粗鲁。

见荀子放下碗筷,魏澜问道:“先生可饱了?不够,我再吩咐伙房再备一些。”

荀子摆摆手,“多谢少君,这些足够了,这大概是老夫入秦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感激不尽。”

“先生尽可在府上多住几日。”魏澜开口道。

她年轻时,因为没有武道天赋,便只能将心思花在百家学问上,不敢说精通百家,但对于许多学派也是知之甚深的。

这也是为何她对荀子这般礼敬尊重的原因。

荀子点头,“那便叨扰少君了。”

荀子也是一个不太讲究虚礼的人,他觉得魏澜人不错,陈凡又得他欣赏,所以他愿意在此处停留,若是不合他心意的,即便那人位高权重,且礼敬有加,他也不会假以辞色。

用完饭后,荀子与陈凡来到院中小榭消食。小榭中放着炭炉,四周苇帘遮蔽寒风,却又专门留出一个窗口,正对一方湖塘。

塘中水面早已结冰,又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另有几丛梅花立在湖边,傲然绽放,观之别有一番趣味。

陈凡从骊珠福地取出一些灵茶,借着炉火烹煮,茶香袅袅,旁人闻之而忘忧。

荀子半眯着眼嗅着茶香,很是享受,陈凡为他倒了一杯,浅尝一口,顿时口舌生津,香气四溢。

他赞道:“此物甚佳,适合隐士高人,蕴养德行,陶冶情操。”

不过,他很快又话音一转,“就是不适合年轻人饮食。太过素静,便显得有些暮气沉沉了。”

陈凡端着茶轻嗅,笑道:“这东西被人发现,且制出来,便是给人喝的,讲究年龄便无趣了。我与先生都能坐而对饮,又有什么是不合适的吗?”

荀子哈哈一笑,“对极,对极,天下之事并无一定之规,也非一成不变。”

“先生此行,收获如何?可在王上那里得到了先生想要的?”陈凡好奇荀子到底与秦王谈了什么。

荀子道:“他讲他的,我讲我的,不过两人皆很畅快,秦王大悦,还赏赐了老夫两车财宝,车马一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