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安西兵日记的主角是谁 > 第122章 好好的(第1页)

第122章 好好的(第1页)

拖着老钱匆忙赶路,沿途驿站已能勉强运行,吃住条件当然谈不上多好,晓行夜宿急行,刚到甘州老钱身体就挺不住了,再跑下去可能要死在赴任的路上。

憔悴的老书生拉住烦了,眼巴巴的说道:“大帅身份贵重,不该过于劳累,不如与老朽歇息时日再慢慢赶路……”。

烦了毫不犹豫的拒绝,“老兄,再拖延就来不及安排明年春耕了,要耽误整整一年,我先走一步,你慢慢的走就是”。

老钱明白这个道理,可他有别的顾虑,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不绕圈子,低声道:“大帅,下官知道安西重建万事艰难,可北庭亦是疲敝不堪,还望大帅手下留情……”。

烦了轻笑着点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儿,不会让你难做”。

他知道老钱害怕什么,玉门关外是安西兵的天下,老钱既要安抚自己和安西军,又要借助自己威望接手治理北庭,他怕自己先到西州,把北庭的血抽干供给安西。当然不能那么做,北庭是安西后方,还要遏制漠北,过于虚弱并非好事。

率亲兵继续上路,路过焉支山时本想祭奠霍大将军,想想却又放弃了,这些年是做成了一些事,却不足以告慰大将军英灵,还是再等等吧,等到安西都护府真正威震西域时再来。

战争会伴随着杀戮和毁灭,但也会有好的一面,旧势力瓦解,资源要重新分配,吐蕃崩塌后,优良的农田和牧场回到唐人百姓手中,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并不是坏事。这些人变成了最坚定的爱国者,对官府发布的政令无比积极,任劳任怨的服劳役纳粮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淳朴的快乐和对未来的憧憬。

带着这份快乐赶到沙州,准备休整两天后启程前往伊州,除了与老伙计巴扎团聚,他还要见一个人,洪辩大师。

张议潮调任天德军,朝廷委其兄张议潭担任沙州刺史,他带人去请来了吴和尚,烦了亲自将这位鼎鼎大名的高僧迎进正厅,郑重行礼,“师兄”。

洪辩大师四十来岁年纪,身材不高样貌平和,一双眼睛很清澈,非常有得道高僧的派头。

他并不意外烦了的特殊称呼,却也只是不冷不热的还礼,“不知王爷招贫僧来有何吩咐?”。

烦了顿时有些不悦,老子可是有法号的人,叫一声师兄是给你面子,你这不软不硬的,是看不起老子的佛法?

既然你要简单直接,那我也用不着绕圈子,直接说出目的,“安西新立,需高僧主持佛事,大师佛法精深,德高望重,正宜随我去弘扬正道,抚慰民心……”。

他对佛家向来兴趣不高,可佛教在西域盛行多年,根深蒂固,而且相比于激烈的摩尼教和大食教,佛教确实更平和且易于管理,回鹘在山南折腾多年,佛教遭受重创,此时安西新立,民间的宗教信仰要重新梳理,吴和尚是不错的选择,得把他撬走。

洪辩听他说完,面色古井无波,又颂一声佛号,缓缓道:“王爷错爱,贫僧空有虚名,佛法不精,已决意闭关苦修,以偿罪孽……”。

先是参与起事助张议潮光复沙州,又奔走河湟瓦解论坎力军心,对于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这些是很痛苦的事,可他放不下俗世牵挂,不得不为。如今事情完结,自然要偿还往日罪孽,所以无心再去西域奔走。

身为一代高僧,已经明确表示拒绝,按理对方该知难而退,可惜他不了解安西兵的脾气,烦了见他不给面子,脸色一沉,屋内温度瞬间变冷,不去?

“和尚,我劝你再想想”,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你再德高望重也只是个肉体凡胎的和尚。

洪辩双掌合十再施一礼,“王爷请便”,说罢回身便走。

“吴和尚”,烦了很不爽,这家伙仰仗自己的佛家地位,料定自己不会动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