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周朝的开国之君 > 11太原钟氏上(第1页)

11太原钟氏上(第1页)

翌日一早,李承宗亦带着韩长安套上马车往太原而去。

韩长安听地李承宗介绍李家与钟家有亲本是喜出望外,可再一听原来这姻亲已是三代以上的曾祖辈,且自从李家扎根京城与太原钟家几乎就断了往来,不禁脱口道:“这还能算什么亲?”

哪知,李承宗却正色道:“未出五服,如何不算亲?”

韩长安立时一噎,只得转口又问:“舅舅为何要去找钟家?”

“自是为了解决此事。”李承宗轻声回道。见韩长安面露疑惑,他又道。“我李家在晋阳毫无根基,既要保住豆腐的配方又要相救范三,也唯有请钟家出面。”

“钟家会出手相助么?”韩长安奇道。

“我李家与钟家有亲。”李承宗冷静重复。

“张家与钟家也有亲。”韩长安提醒道。

而且,同在山西时常往来,钟家与张家的关系必定比与李家的关系更为亲近。——这一句,韩长安却隐下了没提。

李承宗冷冷一笑,傲然道:“我父李雍!天下文宗、礼部尚书、先帝帝师,张家不知利害,钟家却不会不知。”

——求人帮忙不给好处费,你爸是李刚也没用啊!太原钟氏,门阀世家,要的恐怕就不止一个豆腐配方了。

韩长安暗自腹诽,忙出言阻拦:“舅舅,何苦为了外甥这点小事要李家欠钟家一个人情?人命至重,钱财不过身外物。张家既然图谋这豆腐配方,我给他便是。”

“不!”李承宗却固执己见,不易说服。“事关你娘,我这当兄长的不能连你娘的这点遗物也保不住。”

眼见自己当初推脱张家的说辞将李承宗套地死死的,韩长安也是无言以对,只得暗自叹了口气。

走一步,算一步吧!

从晋阳到太原,路程并不遥远。六叔一路快马加鞭,只在第二日傍晚就赶到了太原城。相比晋阳的鄙旧,太原城果然雄阔。仅城墙就垒了两道,两道城墙墙高近十米,宽度也得有两三米。在这个火药未曾出现的冷兵器时代,要攻破这样固若金汤的城池,不耗费个一年半载,碾进数十万的性命是绝无可能。进入太原城,城中占地最大的一处庄园正是太原钟氏的府邸。

只因临近傍晚,韩长安也来不及细看,只待李承宗奉上名帖,便坐着马车随着钟家的仆役一路往庄园内行去。马车又小步缓行了约莫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一处屋檐。在那长长的滴水檐下,另有两名青衣仆役带着一串丫鬟小厮对着马车躬身一礼。“见过李郎君,家主已在正堂等候。”

“有劳。”李承宗牵着韩长安走下马车,由那两名仆役引着往正堂而去。

然后,就又走了十几分钟。

李承宗高门出身,自是规行矩步目不斜视。韩长安虽有后世阅历,奈何在这个时代却是个十足的土鳖,是以一路抓紧时间左顾右盼。于是,韩长安便看到,他脚下的木质长廊蜿蜒向前,几乎看不到尽头。而在这长长的廊檐下,约莫十数步的距离便悬有灯笼照明。灯光映衬着廊外的亭台水榭长湖萱草,竟犹如银河一般辉煌灿烂。

在如今的时代,照明所需的蜡烛是用动物油脂制成的。如李叔那般的普通人家,一年到头连荤腥都极难沾上几口,夜间用蜡烛照明自是奢望。而太原钟氏却可以在这几乎无人行走的长廊上挂满灯笼,钟家的豪奢仅此一项便可见一斑。

来到正厅,灯火如昼。

堂上有一白髯老叟由一中年男子陪着端坐正堂。那老翁正是如今钟氏一族的族长,钟家老六钟逊。而陪在钟逊身侧的,则是他钟爱的小儿子钟林。

李承宗携韩长安举步上前,向躬身一揖。“晚辈李承宗,深夜造访,冒昧之至。”

钟逊双手虚托,笑呵呵地道:“血缘至亲,何须多礼?祖远不来,老夫才要怨你与舅公生分。”说着,又一指钟林道。“这是你舅舅钟林。”

钟逊如此热情,李承宗自是不胜之喜,忙又与他二人叙了一番家礼。可不等李承宗正式向钟家介绍韩长安,门外竟传来一阵惊慌失措的叫喊声。

“祸事了!君翁,祸事了!瑷小郎噎到了!”

不等那放声惨叫的小厮闯进门来,原本站在李承宗身边的韩长安已箭一般射了出去。只见他一把擒住那小厮的手腕,厉声喝道:“我是大夫,人在哪?快带我去!”

“……嗳?长安?等等……”

待李承宗反应过来时,韩长安早已拽着那报信的小厮绝尘而去。

幸好,那瑷小郎的住所离正堂不远,韩长安赶到时正见到几个婢女小厮正连哭带喊地围着一个身材瘦削、面色青紫的童子。除了制造噪音,便毫无建树。唯有一名容色殊丽的女童胆子稍大,此时正一边哭喊着“瑷哥哥”,一边猛拍那童子的背脊,试图让那童子将噎住的食物给吐出来。

闯进来的韩长安目光一扫案上的半碗牢丸汤,心下已是了然。他即刻上前将那些没用的婢女小厮全数推开。“都走开,别裹乱!”

令罢,韩长安就迅速将那童子从榻上拽了下来。他站在那少年的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对方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对方胸廓下方。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腹部。

这正是韩长安前世时曾被各类媒体反复科普过的急救大法——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

那美貌胆大的女童自然没见过这种急救手法。她只觉韩长安这个生人猝然而至,不分青红皂白就赶走了她身边奴仆且对她兄长无礼。她不由尖叫着冲上前来:“放肆!你是谁?竟敢……”

可不等她靠近,韩长安已满脸煞气地一声断喝:“不懂事的滚一边去!”

那女童自幼娇养,何曾听过此等粗鲁之言?立时面色青白地僵在原地,竟是不知所措了。

韩长安见喝止了对方,忙抓紧时机继续按压童子的腹部。终于,那童子“呃呃”两声,呛出了半颗牢丸。

韩长安下意识地伸头瞧了一眼,没馅。看来有馅的汤圆的确要等到宋朝才能发明。不过,没馅你-->>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