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读音 > 击掌之约(第1页)

击掌之约(第1页)

韩世忠转头对书生道:“林少侠,你在此稍候,我去面见圣上,无论任何人上前询问你是何人,你便说是我的随从即可,千万莫要对任何人讲出你的身份,否则不但救不了岳将军,恐怕连你也会身陷险境。”

书生也明白这皇宫之内,处处都是勾心斗角,险境重重,连忙用力点了点头。

韩世忠这才差面前的侍卫进入御书房通传,不多时侍卫出来传韩世忠进入御书房。书生便独自一人在御书房外等候。此时,书生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倘若皇帝当真召见自己,当如何与他谈话,当如何面对,更不知这皇帝见到这失散的兄弟是否欢喜,亦或是怕自己威胁到他的皇位,更想要杀死自己呢,一切的一切,都尚未可知。书生边思索边在御书房外踱着步子。

约莫过了两刻钟,御书房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书生侧头望去,自御书房出来一人,身着官服,待那人关上大门,转身的一瞬间,书生发现那人正是秦桧,赶忙低头侧立于侍卫一旁,生怕秦桧认出自己便是那救了秦娇之人。

秦桧面色有些不悦,自御书房出来后,哼了一声向外而去,当他路过两名侍卫时,突然目光一侧发现侍卫身旁还低头立着一人,不自觉地发出了‘嗯’的一声,这一声音调先抑后扬,带有疑问的意思,随后便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在御书房门口?”

书生不敢抬头,但听得秦桧问自己,更不敢不答,忙跪下道:“叩见丞相,小人乃是韩将军的随从,只因韩将军觐见皇上,这才命小人在此等候。”

秦桧许是见方才韩世忠至御书房觐见皇帝,此刻他的随从在此等候,也在情理之中,便未曾多想,只‘恩’了一声,便拂袖转身而去。

书生跪在地上时仍不敢抬头,只瞧见秦桧的脚在自己眼前,待秦桧的脚转而离开后,这才长舒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在秦桧的身后望着他迈着方步向宫门而去。

又过了不多时,那御书房的门再次打开,韩世忠闪身而出来到书生身旁低声道:“方才秦桧没有难为你吧?”书生点了点头道:“他并没瞧见我的脸,我只回答他,是你的随从,他就离开了。只是看他身情貌似有些不悦。”韩世忠面露微笑道:“那便好,方才我进御书房,并未理会他,只对皇上说有要事禀告,请圣上屏退左右,那秦桧便被圣上遣出御书房,怕是因此心有不悦,但此事,圣上早晚会告知秦桧,只是到时我们事已办成,便不怕他知道,而圣上知道你的身份后,那秦桧更不敢造次加害于你了。”

书生忙向韩世忠鞠躬道:“多谢韩大人。”韩世忠身手扶住书生双手道:“不必言谢,为了岳将军,为了大宋江山,韩某理当如此,走吧,快随我进御书房,圣上召见你了。”说完便引着书生进入御书房。

韩世忠一进御书房便拱手低头道:“陛下,这位便是方才臣对您提到的武林少侠林书生,亦是明妃娘娘之子。”书生进入御书房更不敢抬头望向皇帝,只站在韩世忠身后,战战兢兢地杵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听到韩世忠将自己介绍完后,慌忙跪地拜伏道:“草,草民林书生,叩见陛下。”

赵构此刻正坐于房中案前,见到林书生跪拜,缓缓站起身来道:“平身吧。”书生这才站起身来,但迫于皇帝的威严仍不敢抬头。赵构便道:“抬起头来,让朕瞧瞧。”书生这才抬起头来。

书生瞧着眼前这位皇帝的相貌,直呆呆地发愣。心想这皇帝好像与寻常人的相貌也无甚太大区别,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只是这皇帝倒有些威严,高额头,浓眉大眼,约莫半尺长的胡须,眼神中带着些许凌厉,细看下去倒与自己的确有几分相象。

而赵构也在仔细瞧着书生,额头不高,没留半分胡须,眉毛不宽不窄,眼睛清澈,鼻梁高挺,与自己也是有几分相像,只是比起自己更是英俊一些。韩世忠见二人互相望着有半晌,但觉书生此举不妥,实有不敬之嫌,忙道:“陛下,林书生乃一介草民,不懂朝中礼仪,还请圣上莫要怪罪。”

赵构本看着书生有些出神,突被韩世忠一语惊醒,这才缓过神来,微微一笑道:“不妨事,朕不怪罪。”而后又对书生道:“你,你当真是朕的兄弟?”书生忙向皇帝抱手见礼道:“回陛下,此事乃是前侍郎李纲李大人亲口告诉草民的,不敢欺瞒陛下。”

赵构道:“好,既如此,你便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与朕听。”说完,回身坐到龙椅之上,静待书生发言。书生道:“是,那草民便将李大人所言都说与陛下。”

之后,书生便将当年李纲给自己讲的那段先帝的陈年往事原原本本地对赵构讲了出来,从先帝是因何听闻了李师师的名声,又是因何与其私会,其间又是发生了怎样一段三角恋情,而后又是因何将其纳入宫中成为了明妃,最后又是因何事才将自己托负于李纲偷偷带出宫去。为了证明事情的真实性,书生又将自己跑去探望李师师之事也对赵构说了出来,只是未言明李师师是在哪座寺庙出家。

赵构与韩世忠听后,均感叹书生身份的离奇。赵构道:“此事原是如此啊,当真令人难以至信,若不是朕看见这金锁的确是我皇家之物,与朕的金锁是同版而制,仅凭你这番言辞实难令人相信。”

韩世忠知道自己若再在这御书房待下去,反而不利于书生向圣上言明岳飞的冤屈,便道:“陛下与林少侠相见定有许多话要说,臣这便告退,在御书房外候旨。”赵构点了点头并未言语,韩世忠便识趣地退出了御书房。

赵构道:“你我总算是兄弟,此处并非朝堂,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礼,坐吧。”书生知道皇帝此言也只是客套之辞,并非当真拿自己当亲兄弟,但又不能直接言明,只得顺着赵构之意道:“草民岂敢与陛下称兄道弟,草民今日此来,实是情非得已。草民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若不是有上情乞求陛下,万不敢前来叨扰陛下。”

先前韩世忠单独进入御书房时,只是对赵构言明为他介绍一人,此人是赵构的亲兄弟,而并未对赵构说明书生的来意,是以书生讲出有事乞求时,也是微怔,忙起身道:“哦?不知你有何事啊?”

书生道:“草民是为岳飞岳将军之事而来。”赵构一听书生是为岳飞之事而来,立即龙颜不悦,微有怒色道:“哼,岳飞之事关你何事?岂用你来为他说情?你可知他犯得乃是欺君、叛国之罪,你若为他求情,一但罪名坐实,你便是同罪,如此,你还敢为他求情吗?”

书生忙跪地道:“草民不敢为岳将军求情,只是想将草民所见说于陛下,至于岳将军是否有罪,还望圣上明断。”书生知道,若直言是为岳飞求情,那皇帝定然不会容自己继续说下去。若是心情好,便会岔开话题与书生叙一叙兄弟情宜,若是心情不好,定然会将他哄出御书房,到那时便是天上神仙也救不了岳飞了,所以言语中给皇帝留个台阶,让他自己判断是否有罪。

赵构听闻书生并非给岳飞求情,而只是说一些所见所闻,立时态度便缓和了许多道:“好,原本岳飞之事已交由大理寺审理,朕不欲再行插手,既然你想说,朕便听你说上一说。”说完,赵构便坐回龙椅之中,静待书生之言。

书生再次向赵构行了一个大礼,便将自己认识岳飞以来,岳飞如何表现,如何教育自己以收复大宋河山为己任,西征曹成时的所做所为,如何被杨再兴斩杀了自己的亲弟弟岳翻,又如何为了北伐金国,摒弃前嫌跟杨再兴称兄道弟,北伐时在小商桥又痛失杨再兴,又如何在朱仙镇大败完颜宗弼,致使他溃逃汴梁,在朱仙镇百姓如何跪拜岳飞等事一一向赵构详细说明。

赵构听完后,连连点头,却仍眉头紧锁道:“可是朕听到的与你所说截然相反啊,朕可听闻,岳飞治下的岳家军只知岳飞不知朕,所到之处便强行搜刮民财,百姓离心,这才致使我大宋失去江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