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宣帝宠妻实录作者经殿 > 玉哥儿生病(第1页)

玉哥儿生病(第1页)

坤宁宫。

“原来陛下还罚了我抄书······”听了张皇后的解释,晴雯深深低下头,不知所措,“我竟一点儿都不知道。”

昨夜祥子交代说,他只听见太子殿下被皇上给骂了,好像是因为佛堂里的某样东西。至于殿下具体犯了什么事,他也不晓得。

晴雯只好亲自跑了一趟坤宁宫,这才知道,朱瞻基被罚的源头居然是她。

“这也不怪你。瞻基从小就是护短的性子,他要护你到底,那肯定是护得密不透风的。”张皇后说道。

晴雯愈发无地自容:“是我无能,叫太子殿下费心了,他本不用这么护着我的。是我害了殿下······”

皇帝对她惩罚本不算重,叫她抄两本书而已,合情合理。只是里面对女子的规训她不爱看,长春知道,所以才会干脆替她抄了。

如果她跟其他女眷一样,对《女则》里的内容全盘接受,欣然抄书,长春是不是就不会被皇上责骂?

晴雯明白,张皇后现在不怪她,是给她留面子,其实心底里不可能对她毫无芥蒂。

因此在皇后跟前,她也不敢多说,只一字一句地保证道:“我以后一定多加留神,不叫太子再被挑出错来。”

侍奉着皇后用完早膳,一顿水煮鹌鹑蛋、开水白菜、凉拌芦荟、红枣白粥吃得食不知味,晴雯又把带来的西洋参交给暮宫正,才以照看玉哥儿为借口告辞。

梳柳和梳香一左一右地护着她,还没走出宫门,就见暮宫正追出来,冲她低声道:

“皇后娘娘说,太子此遭未必简单,就算是因太子妃之故,他也是心甘情愿的。皇后娘娘让太子妃不要多想,安心照顾好玉哥儿为要。”

见暮宫正神色凝重,晴雯一颗心本来悬到了嗓子眼,整段话听下来后,她却只记住了六个字。

——“太子心甘情愿”。

那个七岁被立为皇太孙,以弱冠之年稳固今上东宫,被私下传为“洞悉万物”,高高在上如圣贤神佛一样的人物。

如今用精炼书法替她抄书,据说是心甘情愿。

-

从坤宁宫回到咸阳宫,晴雯回溯着过去种种,思索了一路。

一开始嫁给朱瞻基,她根本没想过什么情爱,心里只有“誓死保护救命恩人”的执念。

然而后来阴差阳错之下,她被朱瞻基护着的次数,比她护着朱瞻基的次数还多。

再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也逐渐变得贪心起来。她不光要霸占朱瞻基的正妻之位,还看不得他亲近别的女子,甚至连相关的流言都听不得······

在眼下的冰天雪地里,小祁钰周岁半大的时候,晴雯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她不自知的时候,就已经爱上朱瞻基了。

她实在太过迟钝。还好太子较为敏锐,比她更清楚她自己的心。

-

在被朱高炽责令罚跪的第二日,朱瞻基连召杨荣、杨溥、夏原吉等人入对,一直谈到傍晚。

没人知道太子到底和朝臣们说了什么,只知道从当日起,太子再没去过文华殿。

咸阳宫内,朱瞻基向晴雯解释了来龙去脉。

“皇上罚我与你无关,我不告诉你,就是怕你自责。”他说,看样子已经知道了她去过坤宁宫:“那佛堂里的书只是个由头,为了寻我错处罢了。”

“一个月前知县禀报,天津三卫二十八处河道失修,来年春后恐酿成水患。父皇派工部修缮,又命我派八仙坊匠人协助,扶植当地农桑。”

为了鼓励生产,朱瞻基想起了先帝年间菜户营大力繁殖的土豆。

他派出菜户营和钦天监青年才俊各二十位,由八仙坊出资,让他们去当地推广土豆种植、建立地下仓储。

天津卫的命名由来是天子渡口,这个“天子”就是朱棣,当地的许多官员还是朱棣任命的。

他们对朱瞻基派出的人没有丝毫排斥,很配合合作,效率奇高。短短一月内,河道口沿岸的土豆储仓建了个大概,家家贫民都能填饱肚子,就等着修河道了,而工部的人马还在路上。

“因为给户部省下银子,夏尚书在折子里夸了我两句,惹人忌惮,所以父皇才借佛堂里的几本抄书敲打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