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红楼名侦探54章 > 33清虚观(第1页)

33清虚观(第1页)

端午节在五月初五,可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已经然热热闹闹张罗起清虚观拈香一事来。

王夫人今日小恙,贾母、李纨、王熙凤和薛姨妈每人都坐了一乘大轿,宝钗和黛玉做一辆翠盖车,迎春、探春和惜春坐一辆朱轮车,剩下丫鬟们倾巢出动,共坐一辆大车,唯有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引路。

初夏天气愈发热了,宁荣大街上的粉色西府海棠开得如锦绣,将一条街铺成粉色的汪洋,到了清虚观前,只听得钟鸣鼓响,张道士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待进了山门,车驾方停下来,黛玉早脱下厚重夹袄,换了件单薄的广袖褙子,如云一般的象牙色,在席卷流转的花片雨中下了车舆。

贾母带着众人,一层一层的瞻拜观玩。宝玉掸了掸朱红的圆领袍子,略带焦急地站在阶矶上,等着黛玉从后面上山,方拉了拉黛玉衣袖,问道:“阮少卿现在何处呢?”

黛玉朝山上指了指,笑道:“今日这么多女眷,他怎好直接见你?”

宝玉仰着脖子四处看,低着声道:“那便是在上头殿里了?也不知那位甄家二姑娘给不给我见上一见。”

黛玉略想一想,道:“对于甄家二姑娘而言,阮少卿到底是外家男子,就算他们两家走得近,也难这样带出来。”

宝玉没由来几分失望,遂咕哝道:“先前阮少卿却说可以见到的。”

正说着,便听见前面贾母朗声唤宝玉进香,宝玉应了一声,忙不迭地往正殿去了。

黛玉也拈了一柱小香,诚心拜了,所求无非父母身体安康、海晏河清云云。

一时间众人忙着进香的进香,算命的算命,宝玉脱不得身。

黛玉四处望一望,也没看到阮廷玉身影,却望见殿后有一株峭拔参天的古柏,生得郁郁苍苍,树下挂了无数彩幡,随风翩飞,便独自一人向后院小门走去。

后院无人,宁静空寂,树下一张枣木长桌,桌上摆了些幡纸,另有笔墨,供人书写。

黛玉站在桌前,本想写点什么。可是要说的、能说的话已在进香时说完了,再重复一遍,只怕神仙耳朵也会起茧子,再有的就是些隐秘心思,她尚不敢堂而皇之的写在纸上,仿佛写下那个名字,就会亵渎了似的。

天光清朗,流云容容,璀璨金色泼洒在碧绿叶片上,一张小幡被吹得打了个旋儿,字迹却恰好映在黛玉眼中。

黛玉微眯眼眸,走到那张幡前细看,没有留名字,墨色仍未干透,笔迹风流潇洒又透着刚直之态。

这字迹她看过好几次,在袖中那册《疑狱集》的封面上,在大理寺公堂案前,在夜探秦可卿尸首那夜阮廷玉递来的誊抄手书上,那字迹,她绝不会认错。

是阮廷玉,不久前在这张幡上写下五个字——

愿佳玉成双。

想到那个人先前便站在此处,写下这句话,黛玉心头涌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面上仍是风平浪静的,眼波却微微流转,忍不住伸出纤细手指,微微抚摸这张小幡。

“妹妹,你怎么独自站在此处?”是宝玉负着手走过来。

黛玉害怕宝玉认出字迹,忙转身迎过去,遂笑道:“殿前人太多,我过来透透气……你怎么转到这儿来了?”

宝玉眉头一挑,将背在身后的事物拿到黛玉眼前一晃,笑嘻嘻道:“看我在正殿供桌上发现了什么?”

那是一卷画纸,黄麻纸包裹,写着贾府宝玉公子亲启几个小字,右下方只写了个阮字,与小幡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黛玉不知怎地,只觉脸颊软烫,只好轻咳一声掩饰,便打开画纸来看。

是一幅工笔描就的仕女图,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连画上美人的发丝、眼根的睫毛、脸颊的红晕、唇上的珠峰都清晰可见。

“这便是甄家二姑娘?”黛玉笑着将画纸卷起,递还给宝玉,“确实是位难得佳人。”

宝玉收了甄家小姐肖像,低低道:“哪有妹妹稀世俊美……”

黛玉敛了眸色,没有回答,与宝玉并肩往正殿方向走去,正想打破沉默时,却见宝玉忽地住了脚步,向黛玉正色道:

“妹妹,那日张道士提亲,我心中原是不大受用的,因我早就落下了一个痴病……我想妹妹是知道的。”

黛玉见他今日如此认真提及此事,心知再也不能装聋作哑下去,遂将眼眸正正对着宝玉,“宝二爷想法,我心里明白。”

宝玉微微攥紧手中图纸,眼也不敢抬了,用蚊呐般的声音问道:“为了我这身痴病,还是想最后问一次,妹妹可愿与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