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汴京是什么朝代 > 浴佛节(第1页)

浴佛节(第1页)

四更天一到,清越的钟声就开始重重叠叠地在汴京城中响起,汴京人觉得汴京是永垂不朽的城池,所以汴京城中大大小小的寺庙,就成了汴京人心中永垂不朽的休憩地,故此四月初八这一天就显得有些重要。

“洗面汤——”

“云英面——”

“煎茶汤——”

天逐渐亮了,商贾小贩比以往更早地推着货物开始沿街吆喝。周家的宅子靠着御街不算远,一条巷子都是商铺、民宅,摊贩和游子遍地都是,叫卖声早早地就传了进来。

使女立花躺在外边小榻上,点了灯边穿戴边道:“今日是佛生日,家里人都要早起去寺里上香,我们今日不好多睡,二姐也快些起来。”

周玉珠对人口百万的汴京城已经十分了解,不想起个大早,去人挤人听和尚念经,只可惜这样的日子是由不得她的,就假装睡熟了不搭话。

四月的天气已经很暖,再过阵子就要换夏裳了,立花也不怕她着凉,走到床跟前就要掀她的薄被。

“我再躺一刻钟,保证起来!”周玉珠见状忙钻到暖哄哄的被子里,把自己紧紧护住。

立花听她说话已经条理清明,躺在床上也只是乱滚一阵,不会再睡了去,自去收拾自己,只是左等右等也不见洗面水送过来。

“茹娘子和李伯今日要睡懒觉,你要用须去大姐院子里提。”周玉珠探出头,朝对面努嘴。

周家人丁不兴,除了周玉珠父母之外,家里一共只有大姐周润筠,周玉珠自己,再加上周玉珠的双胞胎弟弟周靖三个孩子。就算合上六个聘来的下人和管家三口子,在差不多的人家中人口也是很少的。

但周家几代一直经营不善,如今大部分房屋都被租了出去。是以两姊妹从小就住在一个院子里,中间只隔了一个小花园和一道长廊,打开窗就能看到对面的动静。

立花探头出去,果然那边已经灯火通明,突然恍然大悟:“大姐要做东道主,难怪茹娘子也躲懒。”

周玉珠靠在床上,点头:“大姐今日要在清风楼组一场春花小宴,跟同窗的几个小娘子约好了,一起以花入菜,给佛祖过个花团锦簇的生日。试新做的衣裳还来不及,哪有空收拾我?估计正等着洗面水试妆,——又要买好大一桶热水,等会儿用不完自然会给我们分过来。”

两个人正说着话,大姐周润筠的使女燕双就提着一小桶面汤来了。

周润筠在前头抱着一大堆花花绿绿的衣裳,疾步如飞地往这边跑,进来就将衣裳往周玉珠床上一丢,看她还赖在床上,皱眉道:“这么晚了还不起,等会儿耽误了爹娘逛瓦子又要挨骂。”说着,将抱过来的衣裳一件一件在周玉珠身上比划给自己看:“这是今年春天我攒钱新做的三套衣裳,你说哪一套好?”

两姊妹长得有五分相似,都是鹅蛋脸水杏眼,穿在自己身上是什么样子,基本上往对方身上一比就知道了。

周玉珠低头看了会儿说:“紫色好看,衬得你皮肤白。”

周润筠皱眉:“好看,就是不出众。”

不出众就是泯然众人,泯然众人不如不要出门!总之,周大娘子绝不允许在自己的场子上不能艳压群芳。

周玉珠看周润筠铁了心要出风头,就替她出主意:“你不是打了一顶重楼子花冠还没戴过吗?今年春天正好配它,反正你们在楼里,要出门散步再换顶轻便的小冠,簪几朵石榴花也应景。”

近年汴京官家崇尚节俭之风,琉璃簪大行其道,连珠价都减了,这样华美的高冠已经有二三年不流行。

周润筠经她一提,果然想起来,三年前自己做十四岁的寿,央着娘打了一顶小巧的重楼子冠。为了戴在头上不那么重,还颇费了些心思,只可惜匠人还没做好,就已经过时了。

但汴京的娘子素来大胆,衣着虽不如前朝艳丽,在美学上也是很敢为的。不怕是第一个,就怕不是第一个。周润筠一下就觉着今日戴花冠方显得出自己的特别,果真又风风火火地抱着衣裳过去,翻箱倒柜地找冠子。

等周玉珠收拾好出来,天光已经大亮,周家一家子,除了还在化妆的周润筠,都在客厅吃早饭。

汴京美食如云,食店数不胜数,一户普通的人家,早上几文钱也够吃得饱足,还能叫店家送上门,又方便又便宜,所以许多人都不怎么开火做饭。

周家不至于从不开火,但茹娘子和李伯年纪渐大,如今除了周玉珠的爹娘,人称周水丞的周良和卫夫人卫清悟想吃几个他们夫妻的手艺菜,其他时候两个老人家也是决不进厨房的。

今日茹娘子依旧从门口接了店小二送来的早食,往桌上摆菜。

看着姗姗来迟的周玉珠,她端着盘子道:“孙王|正店送了你爱吃的软羊面和蟹肉馒头,我特意给你留了,还不过来吃!”

周玉珠口水直冒,伸了手去拿。

被她娘卫夫人眼疾手快地拍开:“茶还没喝,就吃饭,几时才能改掉这个坏毛病?”

周水丞正给卫夫人倒茶,顺手就给挨了一下的小女儿递了碗过来:“趁着热,快喝。”

汴京人早上都要喝一碗汤茶药,觉得可以延年益寿。周家人居住此地已有百年,自然奉为金科玉律,只有周玉珠还不怎么习惯。

周玉珠低头一闻味儿,就知道是苦茶,这种茶有股中药味儿,她和双胞胎弟弟周靖都喝不惯。两姐弟都爱用板栗和炒芝麻做的阿婆茶,喝起来又香又甜-->>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