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庶子科举日常小飞鸣免费阅读 > 县试(第1页)

县试(第1页)

宋知意有些费力地从狗洞中爬出,爬出后,也把考篮一起掏了出来。因着这狗洞太小,宋知意不敢穿太多衣服,而现在尚是初春时节,风一吹,不禁叫他打了个寒颤。不过这县试贡院离宋府还有些距离,宋知意没有马车可乘坐,只能一路小跑过去,到了考棚处时,他身上也暖和不少了。

宋知意先远远地观察了一下,他到时已有不少学子入场了,只有一些住得远却只能步行而来的寒门学子仍在场外等待验身入场。

纪文清给他的信封里也有与他结保的四个学子的姓名和画像,宋知意靠着画像很顺利地找到了那四个学子,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并不是京城中大富大贵人家的子弟。宋知意和他们简单互相问号后便开始排队了。

在检查验身过后,宋知意和几个学子一起进场,入中堂接卷后,在考官的监视下,五人一同唱道:“蓝俊民廪生保。”

廪生席上站起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留着一撮胡子,看着四五十岁,他仔细打量五个考生,宋知意感觉到他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很久,似乎是想看看这个“关系户”是什么样子。可宋知意却愈发从容,丝毫不露怯。片晌功夫后蓝俊民才收回目光,唱道:“廪生蓝俊民保。”

宋知意按照考引找到自己的号舍入座,填写好准考证后便静静等待衙役巡行考场,展示考题贴板。今日的正场考试是县试的第一场考试,其后还有三场考试,分别为招覆,再覆,和连覆。

宋知意不像其他人,他经纪文清的帮助才能参加科举,只有这一次机会,若成功,他便能继续读书科举,若失败,他的科举之路或许会就此终结。

想到这,宋知意微微紧张,手心里冒出些滑腻的汗。很快考题贴板便来了,有两道四书题,一道帖诗题。宋知意读完题,深呼吸让自己保持冷静,才开始提笔做题。

第一题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合群却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却不合群。

宋知意把能想到的有关知识都列在了草稿纸上,同出自《论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样是指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但他对待任何事情仍保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这正是君子能合群却不与人勾结的原因。

又写道出自《孟子》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众人一同欣赏音乐,这也是君子周而不比的益处。

宋知意破题之后按照这个思路写接下来几股的论述,最后又引用后世的一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来作为全篇之收结。

第二道是“如琢如磨者,自修也[4]”,出自《大学》,指在学习上应该具有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这题同样也不难,宋知意按照第一题的路数写出了答案。

接着就是试帖诗,“六出飞花入户时[5]”,宋知意见到题时心中一喜,这正是他上一世曾经翻译过的诗词。六出飞花入户时,翻译考试初见此句时,他还以为指的是春花绽放时节,考试完查阅资料读完全诗才发现该诗是描写的雪,“六出飞花”是指六瓣的雪花,诗人希望以白雪遮盖世界的丑恶,表达了他心中的感慨和不平,是很别具一格的咏雪诗。

宋知意想了想,提笔写下:

赋得飞雪

不拘一格随风下,纷纷扬扬洒人间。

涤荡尘埃携净来,春风到处悄然消。[6]

这样写不仅能切题描写雪,还与原诗的主题相呼应。

写完诗后,宋知意又检查了一遍写在草稿纸上的答案,确认无误后又抬头看了一眼,太阳高悬挂当头,应该是正午了。县试每场都限当日交卷,不给烛火,宋知意需得在天黑之前将答案誊抄至考卷纸上。

而宋知意使用毛笔不过一年多,还并不熟练,如果要写出工整的字来,他通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宋知意不敢耽搁,随意吃了几块冷饼垫肚子,就开始在考卷纸上誊抄答案了。

待宋知意全抄写完时已经日落西斜了,考试也放末排了,宋知意匆匆再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答案便缴了卷,从龙门出去了。

出了考场,场外只有零零散散几个人了,宋知意环顾了一圈,确认宋家的马车不再附近,这才放心的往回走。

过了三日,正场便发案了,一早便有吹手鸣炮。宋府自是一早便派人去查看结果,宋知意也钻出狗洞悄悄跟在他们后面。

到了考棚外后,只见一张大大的圆形团案张贴在墙上,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考生的坐号,围成一圈一圈地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