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满庭芳多少字 > 贤淑郡主(第1页)

贤淑郡主(第1页)

南元国十王长子严朗,赌博失掉大半家产后,十王心痛欲死,本欲重则严朗,可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下不去狠手,还是得绞尽脑汁想办法给严朗善后,思量来,思量去,十王把算盘打在了杨泽身上,欲与杨泽结亲,用长平王赏赐给杨泽的慕林城抵债。慕林城富庶,当初长平王将慕林城赏赐给杨泽时,十王就很是舍不得,觉得割了自己身上的肉,可是虽然南元国是自己执政,但毕竟长平是王,也不能处处违拗,大面上总要过得去,十王想想也就忍了,倘若如今能以结亲的方式将慕林城纳入自己囊中,也算终达己愿,很是不错。

杨泽来大宛城向长平王述职时,十王见过杨泽几面,觉得杨泽样貌英俊,又是当朝新贵,自己女儿嫁给他也并不算吃亏。只是一开始,贤淑郡主并不同意这门亲事,觉得杨泽原是北元国人,比不得大宛城的人尊贵,配不上她。不过后来贤淑听说十四王家的贤珍意欲与杨泽结亲,陡然来了兴致,又开始非杨泽不嫁了。只是杨泽叩请南元王赐婚后,长平迟迟不作决断,倒引得自己与十四王争斗不休。等到杨泽将慕林城捐出用于安置左庄村民后,十王也就彻底断了纳杨泽为婿的念想,只能苦着脸将部分祖产拿出来卖了,用以还债。

很快严朗败家子的名声就传遍了大宛城,碍于面子,没有人敢在当面指责他,但背后却是对他指指点点,甚是鄙夷,一些世家大族甚至开始禁止自家子弟与严朗来往,生怕严朗带坏了他们。严朗很是苦闷,觉得在大宛城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便以云游的名义向父亲辞了行,离开了大宛城。十王虽然心里不舍,但又觉得这个败家子孩子,一闯祸便让自己半生筹划得来的家产泡了汤,不知道自己还要苦心经营多久才能重新挣回来,出门受受苦也是好事,也就不再管他,由他去了。

严朗一路向北,吃喝玩乐,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北元故国的地界。北元故国民风淳朴,民众多数善良敦厚,不过在严朗看来就是这里的人都傻呼呼的。他到了四平镇,觉得风景还好,就找了个旅店住了下来。恰逢长平王查出严朗挪用国库钱款,亏空巨大,迁怒于十王,当众将十王斥责一番,十王自知理亏,不敢申辩,但觉得失了面子,心里气恼至极,去信将严朗怒骂一番。

严朗觉得真是墙倒众人推,索性在四平镇租了房子,常住了起来,不准备再回大宛城。四平镇以纺布而出名,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佟字号布坊,老板唤做佟之明,是个人族。之名对严朗极为敬重,有意交好,时常挑选些精致的小礼品送给严朗,却从也不提有什么事要麻烦严朗去做。

两人渐渐地熟稔了,严朗有时会去之明的布坊走走看看,严朗虽不懂织布,但在大宛城的风月场中吃喝玩乐多年,品味并不差,有时会指点一下之名布匹应该怎么配色,花纹应该怎么设计。之明都恭敬的听着,吩咐手下的伙计即刻按着严朗的意思去改。严朗觉得自己也并非完全纨绔,还是很有本事的,只是在大宛城那个地方自己的才华无处发挥而已。又想起了十王对自己的训斥,心灰意冷,更觉得四平比大宛城好出百倍。

终有一日,之明又提着重礼去看严朗的时候,严朗像往常一样将礼物收下后,让下人奉上前几日之明送来的当地白茶,两人坐在一起喝着茶,茶香入鼻,严朗深吸了一口,很是陶醉,慢悠悠地对之明说:“老弟,你整日来我这里,送了那么多礼物,我每次收下都觉得却之不恭,受之有愧。老弟,你到底有何事?我可以帮忙的,你尽管说来,我听一听,能帮一定帮。”

之名听了,忙放下茶杯,站了起来,躬身行礼,对严朗说道:“大人,您来四平已经多日,您也看到了,现如今,到处都是布坊,生意难做。各家布坊为了把布卖出去,竞相压价,搞得卖一匹布,利润越来越微薄,有时甚至赔本。我想着北元故国这里,远不如南元国富庶,人穷给不出价,也买不起什么好东西。不知道大人有没有什么门路,能将我这布坊的布卖到南元去,最好卖到大宛城去。”

严朗心里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嘴上虚应着:“好,好,好,让我想一想。”但并不说确定的话,就让人将之明送了出去。

晚上严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大宛城他是不准备回去了,也没脸回去了,就算哪一天回去,也应该衣锦还乡,威威风风地回去,让今天瞧不起,把自己看扁了的这些人,个个悔不当初,自己打自己的脸。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有钱不是能使鬼推磨,而是能使磨推鬼,可是怎么样才能挣来钱呢?他想到了白天之名的话,想到了之名的布坊。之名的那个小布坊现在自然是入不了他的眼,但正如之名说的,如果把布卖到大宛城去呢,把布坊做大作强呢?

他的官职虽然被长平借了机会一撸到底,混得和那十四王一样了,可是百年之虫,死而不僵,他好歹是个世子,还和长平连着亲,卖个布这种屁大点的事还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自己要向之名要什么好处呢?那布坊要是自己的就好了。

严朗见了之名还如往常一样,跟着之名该吃吃,该喝喝,但并不再提起之名那日所请求之事。过了些时日,之名心里按捺不住,又提着礼品去见严朗,看着严朗心情不错,放下礼品,小心翼翼地询问严朗:“前几日,小人所提之事不知大人考虑的怎么样了?如若办成,小人定不会忘记大人的大恩,必有重谢。”

严朗沉思片刻,回答道:“这事倒也不难办。只是近几天,有好几家布坊老板都来找我,想请我帮忙将布卖到大宛去。我甚是为难啊。如果都答应了,大宛城也要不了你们这么多的布,如若只答应一家,岂不是把其余的老板都得罪了。老弟,你说是还是不是?”

严朗顿了一下,拿起茶杯,抿了口茶,看了一眼之名,又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这些布坊没有一家是我的,我也并不缺少你们孝敬的那些小钱,何必去操这些闲心?之名老弟如若真心想办成这事,我倒有一个办法。我也不占你的便宜,落个仗势欺人的恶名,我给你两万银币,你把你四成的股份卖给我,这样你家的布坊也算是我的了,我办起事来,也好说话。”

严朗见之名沉默不语,知道他心里犹豫,大概是舍不得那四成的股份,又劝说道:“你若同意,我保你明年此时挣得钱能翻上一倍,如若不能那两万银币就当我送给你,股份你再拿回去。老弟可以回去好好想一想,你也并不吃亏,我是看着咱两个关系好,才先对你说这些话。那些和记、李记布坊老板都还排着队等着,求之不得呢。”

没等之名回话,有小厮进来禀报说:“大人,李记布坊的李老板在门外求见。”

严朗看向之名说道:“那就不多留老弟了。老弟回去好好想一想,这笔买卖并不亏,咱两个交好,我自然是先等着老弟。不过老弟也不要让为兄等的时间太长了。”

之名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心里暗骂严朗:两万银币就要他四成的股份,还不如去抢。倒要装模作样花两万银币来买,不够恶心人的。佟记布坊虽然不是什么多大的产业,却也是他家几十代的祖产,怎么能就这么便宜的送与别人?以后自己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可是之名转念又一想:祖产,祖产,自己能守得住,传下去才叫祖产。可现如今布坊生意难做,如果不抓住机会攀上严朗这个高枝,将生意做到大宛城去,只怕过不了些时日,自己也得和前些年倒闭的张记布坊一样,关门大吉了。

之名一夜无眠,最终狠下心下了决断,只是四成的股份,即使给了严朗,这布坊不也还是自己说了算?不如听了严朗的,放手搏一搏,也许能博出一个生机。

之名次日去见了严朗,说道:“昨日之事,小的已经想清楚了,愿意按照大人说的去做,以后布坊就依赖大人多加照拂了。”

严朗看之名想通了,也很高兴:“老弟,这就对了。明年挣得钱要是翻不了倍,那四成的股份还是你的,你又有何可怕的?只是我现在却没有两万现钱给你,你先把股份转让的文书签了吧,我拿了文书,心里也有底。”

之名稍加思索,两万银币,也不是什么大数,可有可无的,即时以后严朗不给,也不是什么大事,便也没有与严朗再作计较,直接从知政府请了人,草拟了股份转让契约,双方看过无误后,签字画了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