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剔血(双重生)结局 > 第14章(第1页)

第14章(第1页)

“好。”她说,“但是我有一个请求。可不可以……让舜国人接走这个孩子?”太子蹙眉,漠然而残忍地说:“他已经死了。”“我知道。”独孤遥的睫羽颤了颤,但语气很快恢复平静,“即使王上不要他……他还是独孤家的孩子。此生我已经没了家,可是阿衍不一样,他不能和我一起死在外面。”她轻声说,“北境晚上的风很凉,阿衍会冷的。”拨弄佛珠的声音停住了。太子看了她一会儿,突然道:“这个孩子本就是死胎,那碗堕胎药早就毒死了他。是孤让军医骗你,说他还活着的。”“我知道啊。”独孤遥轻轻笑了起来,她垂眸看着怀里的孩子,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他是我的孩子,我身上的血肉。他在我体内慢慢死去,我怎么能感觉不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最能敏感体贴母亲的心事,总是在独孤遥不安的时候,本能地去安慰她。可是,她只能感受着他渐渐死去,却无能为力。有一天半夜,独孤遥突然惊醒,感觉身体骤然空了一部分。明明小腹还是隆起的,内里却只剩死一般的寂静,她颤抖着手覆上腹部,却再也没有感受到熟悉的回应。于是她知道,自己失去他了。未曾谋面的孩子。太子微微发怔。他没再说什么,只是随手把佛珠套回腕上:“巫祝殿可以做法事。你随孤回玉门关,让那里的守军来把他接走。”===独孤遥给阿衍缝了那么多衣服,绣了那么多纹饰,准备了那么多玩具,最后都扔进火中,什么都没留下。阿衍还那么小,细细一抔,放在檀木盒子里。临走前,独孤遥剪下一缕头发,放了进去。十个月缘分,这是他第一次与母亲分离,她不想他害怕。独孤遥站在城楼下,看着舜国的守将抱着阿衍的骨灰盒,策马东归。她对身边的宝音说,今晚阿衍要一个人睡了。===太子把她带到身边,却并不常去看她。前线的事情很多,太子带兵的时间不长,处理起来还有些稚嫩,每日都忙于军务。而且,弥漫在舜国军中数日的瘟疫突然好转,舜军士气大振,竟然生生将钦察王军逼退数十里。宝音带来这个消息时,独孤遥正坐在窗边抄《渡亡经》。她什么都没说,端端正正写完最后一个字,才道:“宝音,帮我把炭炉搬来吧。”这是送走阿衍后,独孤遥第一次开口说话。宝音又惊又喜,“哎,娘娘您等我一下!”她脚步轻往外走,娘娘终于肯说话,她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一半。宝音想着,等下午娘娘午休时,她就去小厨房,做些娘娘爱吃的点心。独孤遥又叮嘱:“墨快用尽了,你去库房,为我取一方新墨来。”宝音笑着一叠声应下。门又轻轻关上了。屋子里静悄悄的,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禁军演武的声音。独孤遥把她这些日抄的经悉数摆好,拎起裙摆走到梳妆镜前。这个镜子是从太子的王帐中搬出来的。太子说独孤遥像狸奴一样烈,但其实他才像个猫儿,精致得要命,领兵在外都要每天对着铜镜正衣冠,安排得一丝不苟才出门。独孤遥随他来到军营后,太子就把这面落地的镜子赐给了她。她不知道太子是想讽刺她狰狞的面容,还是真的看不下去她每天朴素随意的打扮,总之镜子搬进来,她也没有心情去照。铜镜里倒映着一张憔悴瘦削的脸。独孤遥吃了一惊,她几乎要认不出自己,仿佛昔日那个明媚娇俏的六公主早就死在钦察的风雪里,而她不过是个伤痕累累的可悲空壳而已。当初随着这面镜子送来的,还有螺黛、铅华与胭脂。独孤遥不知道太子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她打开妆奁,一一取出,细细为自己描眉上妆。脸上那些狰狞的疤痕,并不能遮住,只是不再泛着暗红而已。她没有在意,又画了眉,涂上口脂,沾了一点胭脂在眼尾晕开。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微微笑起来。这一笑,确实有了几分当年的风流态度。四年前的独孤遥只有十六岁,她是那么骄傲,一张艳绝京华的面皮颠倒众生,天不怕地不怕,头颅永远是高傲昂着的,仿佛什么都无法将她击垮。可惜再也回不去了。她换了件玄色的衣裳,去马厩牵了一匹马出来。守军认出是太子的战马,很痛快就放行了。独孤遥望着远处阿格尔山云雾缭绕的雪顶,轻夹马腹,头也不回地奔向那片纯白。===宝音并不认识去库房的路,又问又猜,回到独孤遥的屋里已经是一个时辰后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