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全文 > 第347章 商业气氛浓厚的洛阳与长风镖局(第1页)

第347章 商业气氛浓厚的洛阳与长风镖局(第1页)

第347章,商业气氛浓厚的洛阳与长风镖局

东都洛阳。

此地不但是大汉另一个都城,同时也是天下的商业中心和天下交通枢纽,天下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黄河,鸿沟,秦驰道都集中在此,此地还有天下最大的粮仓,敖仓就在此地,多种条件加成下,洛阳城的繁华并不输给长安城。

洛阳还是几百年的商业城市,留下债台高筑的成语。后世司马迁在写《货殖列传》时就评价洛阳城说:雒阳街居在齐楚秦赵之中,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

因为洛阳城自古以来的商业气氛浓厚,当大汉获取天下之后,把发展产业提升到国本的程度,洛阳城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当年陈平为三川郡郡守的时候,先扫平了洛阳本地的贵族豪强,强力在三川郡均田。

而后在洛阳城就大量发展纺织厂,器械制造,车马制造等手工业,为此还专门划分了手工业区,以满足洛阳城的手工业发展。

有道是一鲸落,万物生。陈平扫平了三川郡上层发展的阻碍,大汉的国策又支持产业发展,加上其本就浓厚的商业气氛,在这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三川郡步入快速发展的状态当中。

在大汉的大城市当中,洛阳城是受徐凡影响最小,但却发展最快的城市。

胡亥他们逛了洛阳城几天道:“某喜欢洛阳城的气氛,这里的气氛太纯粹了,这才是适合行商的城市。”

胡亥能感受到洛阳人对财富毫不掩饰的追求跟热爱。长安城虽然也不错,但汉帝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长安城上空,在长安城不但汉吏做事情战战兢兢,甚至连商贾做事情也是战战兢兢的。

但朱家的品德真高的超出了时代了,面对张良的举荐,他不觉得自己对张良有多么大的恩德,对于张良想要回报自己的举动根本不接受,徐凡的使者还没有到朱家的家中,他就干脆搬迁去了洛阳城。

当年张良隐藏在齐鲁之地,靠的就是他的好友朱家的保护,当张良成为大汉的丞相之后,他就想要回馈自己的这个好友了,他认为朱家品行高尚,才干出众,就对徐凡举荐朱家。

二就是大汉的官营作坊强大,已然是大汉经济的支柱,驿站系统光忙碌大汉内部的作坊货物已经极其忙碌,哪里有时间去关注民间行商,这就导致了大汉内部有很强的货物运输需求。

但柱子等人却厌恶说道:“洛阳城的人太讨厌了,他们没有道德,瞧不起我们这些乡下人,他们有什么可以豪横的,当年还不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今天他们来到长风镖局门口,就是因为胡亥打听到,洛阳城还有一种叫镖局的新鲜事物,镖局既能帮助押运货物,又可以做护卫。价格算不上贵,很多商贾都喜欢雇佣镖局帮助他们押送货物。

当然胡亥虽然欣赏洛阳城,但洛阳城却不是他的目的地。他带着柱子等人来到一家叫长风镖局大门口。

活跃的商品流通,大汉驿站系统饱和,自然就带来了大量的押运货物的需求了,镖局的需求应运而生。

但他们不清楚压榨百姓到什么程度才是汉帝的底线。以至于不管是汉吏还是商贾在胡亥看来都充满虚伪的气息。

但现实却是镖局是商品经济的衍生品,出现的时间大致上是明清时代。之前的时代因为生产力不够发达,商品数量不多,除了朝廷的军事需求,货物一般都不需要运转太远,少量商队依靠朝廷的驿站系统就可以满足需求,自然就不可能产生镖局的需求了。

当然真正让镖局出现,还是徐凡和张良的一番谈话。

但徐凡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自然规律了,大汉是以产业作为根基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极其快,徐凡又弄出水利纺纱车,水利纺织机还有后世大量的发明,这些都极大促进了大汉的商品经济发展。

吝啬体几钱的贤者们,却在却在长安城忧国忧民,这不是天下最好笑的事情。

柱子想了想劝说道:“胡亥哥,有钱也不是这样花的,我们十几人足够自保了,何必再请什么镖局的来做护卫。”

汉帝对天下百姓爱护是摆在明面上的,而要行商就要压榨百姓,这点作坊主都清楚。

这样的新生事务当然是徐凡带来的,后世人可能是武侠小说的影响以为镖局很早就出现。

在洛阳城这里就不一样了,汉吏,商贾,甚至伙计,游侠都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追求财富,也不找虚伪的借口,几乎赤裸裸的向所有人表示某就是要钱财,某就是想发财,这才是真正商贾本色。

但柱子等人在四里八乡也是俊后生,媒婆是追着他们后面,来到洛阳城,反而成为了让人歧视的泥腿子,洛阳城这样的环境自然让他们不喜欢这座城市了。

从规模上来说大汉的商品经济还不如明清,但因为制度上没有阻碍,无为而治放任商业的发展,大汉的潜能和活力远远超越明清,商贾在大汉的地位也远超明清,徐凡对汉吏盯的紧,最起码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货物被贪官污吏吞并。

哪怕在家乡死命压榨工匠,到来贤者会都要说为国为民的话。每年的贤者会都让胡亥感到好笑,你真如此为国为民,在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工匠好一点不就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