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清末乱世 > 第652章 新厂(第1页)

第652章 新厂(第1页)

第652章新厂

胡适对罗素来中国兴趣不大,但钱玄同可兴奋坏了。

主要罗素提出了一个让钱玄同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一个关于中国汉字的问题。

在罗素看来,汉字有三个缺点:

首先,就是难写难学。笔画太多,写起来繁琐、学起来困难。

其次,汉字数量太多,不像英文那么简单,只有26个字母,可以随意组合;

最后,就是中文太抽象,容易产生误解。

钱玄同本来就是个废除汉字运动的激进派,主张彻底废掉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甚至喊出口号:“打倒古文!打倒汉字!打倒国粹!”

他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这些观点受到了诸如鲁迅、刘半农等文化界名流的支持。

不过要是仔细想想罗素说的三点,除了第一个算是缺点,后面两个显然是他还不够了解中国汉字所产生的误解。

第一点,繁体字确实麻烦了点,这个承认。

梁鼎芬对西学同样有点研究,毕竟做过张之洞的幕僚,不过他却固执地认为西方那一套不能救中国,中国只能自救,也只有大清才能救自己。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经常说:“今年烧了许多(诗稿),有烧不尽的,见了再烧,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出也。”

傅增湘笑了笑:“我已经不做教育总长了,现在是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馆长。”

傅增湘说:“差不多2万大洋,日本人只出5000。”

傅增湘爱书如命,不然当初也不会找李谕帮着买皕宋楼的宋书。

“那可悠闲多了。”

李谕当即说:“这钱我掏了,捐给图书馆。”

傅增湘大喜:“就知道李大学士会慷慨解囊!”

至于第三点,中文的抽象,也不能说是缺点,只能说中文表现力太强,写在纸上和加上情绪读出来就是两码事。一句“卧槽”,cao念作四声可以表达震惊;念作二声就是表示疑惑。具体点,根据语境还能细分。这也算是外国人学汉语难的原因之一。

他和刘鸿生的动作非常快,工厂的厂房整体已经建设完毕,大部分从美国运过来的产线也安装好。就是还有一些材料供应需要解决,比如用得很多的玻璃,这东西要是走海运价格就高了。

“又是小鬼子!”李谕肯定不能让他们占便宜,“需要多少钱?”

除了拉丁化失败,注音符号和简化字都传承了下去,钱玄同这人还是挺厉害的,(湾湾仍在使用注音符号,不知道独特的腔调是不是这么来的……纯属猜测哈)。

——

“好名字,”李谕说:“就是秦皇岛离着日本人是不是有点太近。”

但对于他说的第二点,真是说反了。汉字的组合能力比英文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汉语的字典基本已经不用增长,而英文字典几乎年年加厚,出了个新词不解释解释别人压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钱玄同则坚定了改良汉字的决心。

是的,他现在已经有点转变了,知道汉字不可能废除,不如先进行改良。

早前的几年,国内就有人想生产玻璃,只不过因为技术、资金、战乱的问题,都没有做大。

方法嘛,首先就是弄注音符号,顺便搞搞拉丁化;下一步就是搞简化字。

周学熙看李谕穿着的帅气皮夹克,说:“我们刚从英法两国进口过来200架闲置的飞机以及相关配套产品,其中就有这种好看的皮衣,我看了很喜欢,可惜这个年纪穿不了。”

——

周学熙说:“那里地价便宜,而且交通便利,有铁路还有港口。”

“确实更舒服,”傅增湘说,“我现在四处搜集流落各地的古籍,填充至图书馆中。最近几位大儒便以友情价卖给了图书馆不少书,其中还有一位当朝帝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