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笔趣阁 > 第1章 天降神迹(第1页)

第1章 天降神迹(第1页)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一月。此时的天气还很冷,奉天门内上早朝的大臣们纵使都穿着厚实的皮袄、棉服,外面又裹了一层朝服,仍旧阻挡不住寒风冷气的侵袭。然而,比他们的身体更感到冷意的是他们的内心。此时,距离先前震动朝野上下,牵连文武百官和勋贵重臣共计一万五千余人的胡惟庸案事发不过半月有余,胡惟庸虽已身死,但对朝堂百官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至今,仍有人在被下狱乃至全家下狱,也仍有人在不断被处死、流放、罢官。在这奉天门内的每个人都心怀恐惧,担忧着自己是否会下一刻就被捉拿。在此情况下,太祖朱元璋刚提出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的决议,就被宛如惊弓之鸟的大臣们通过并执行。早朝结束,众人纷纷作鸟兽散,如释重负。朱元璋回到宫中,召来太子朱标,又并几个尚未就藩的儿子,准备商讨一二。却见殿外自天际绽放出璀璨光华,照耀大地,其中一缕光华直入殿内。而在其消失后,殿中正中央的地方出现了神迹。一阵音乐声响起,神迹中画面闪动。【叮咚——欢迎收看万界故事会】【本期万界故事会的主题是:盘点那些神奇的太宗皇帝们】“太宗?”听到神迹中的话语,朱元璋看向朱标,笑着朗声道,“咱家太宗肯定是标儿了,到时我老朱家的天下肯定被标儿治理的蒸蒸日上,兴盛昌隆。”朱标温和地笑着,“爹,日后如何还不清楚呢,不过我大明肯定会越来越好。”殿内其他儿子们挤挤挨挨,最终楚王朱桢跳了出来:“爹,大哥肯定是太宗,但是这个天幕神迹说是‘神奇’,大哥哪里神奇了?难道大哥还有什么特点还没发现……”他没能说下去,因为朱元璋狠狠瞪着他。朱桢身子一缩,脚下抹油,飞快地躲到了朱标身后。秦朝。在这些神迹出现之时,李斯等重臣要臣便被召集到平日上朝的殿内,和始皇帝一同观看神迹。“太宗?”这个词引起了始皇帝的注意。太宗是庙号,而庙号虽起于商朝,但在周朝已经废除,不再使用,仅仅保留谥号。始皇帝同样未曾打算恢复庙号,甚至谥号他也没打算用。在他的设想里,大秦千代万代,应当以二世、三世、四世……为称号延续下去。那么,是后世子孙不尊祖训,更改祖制,嬴政思索,面无异色,还是说,大秦……亡了?亦或者,二者皆有?一时间,殿中不少大臣都面色几变,冷汗涔涔。李斯同样想到了这点,但他还有更关键的话要说。他上前一步,走出队列,向皇帝行礼道:“陛下,此天象骤然出现,且范围广阔,整个天下皆知,恐有六国余孽借此造谣生事、煽动黔首作乱。虽陛下不惧,然终为不美。”他顿了顿,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皇帝,见皇帝依旧神色淡淡,便低头接着道,“不若先将此以神迹之名向天下宣称,可安黔首之心;同时,还能借此对六国余孽进行进一步的搜捕。”听完李斯的话,始皇帝颔首同意。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初。经过数年的明争暗斗、你来我往,加之皇帝李渊的大平衡术和敌视打压,太子李建成一党和秦王李世民一党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双方已经走向了生死大仇、不死不休。而就在武德九年,发生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谋害秦王李世民一事,而在同年的六月四日,李世民并手下的一干忠心于他的臣子就会发动整个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彻底铲除(物理)敌人,并获得终极大礼——帝位。当然,这都是未来的事,现在的殿内,所有人尚且还是维持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尽量维持着表面的平和。李渊坐在上首,手持杯盏,目光晦涩地打量着下面的三个儿子,观察他们的神态和动作。李建成面色数变,心底冷笑,太宗……是我,还是我的二弟呢?在太子的位置上,没人能够忍受自己的兄弟手握重兵、手握大权,想想他的好二弟现在的称呼吧,秦王·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司空·上柱国·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牧·中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这谁能忍?他的好父皇倒是现在支持他,但是之前安抚李世民,实际上不就是想要搞平衡吗?说是爱子之心,不忍看到自己的孩子自相残杀,但是实际上,他对李世民早已动过杀心了不是吗。至于元吉,支持他是真,想上位也是真。秦王李世民面无表情,看不出什么想法。另一个时空的唐朝,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夏。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基本稳固了统治,此时正和贞观众臣们商讨征伐东突厥一事。看到神迹中的内容,不由得心生波澜,“太宗吗?我在历史上的评价又会如何呢?神奇吗?”“这神迹当真神奇,”长孙无忌看着神迹中的文字道,“这字虽不是我们现在用的,也不是秦时小篆、汉朝隶书,但却能看懂,实乃天人造物。”宋朝,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的第三个年号)。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对坐饮酒。看到神迹,赵匡胤道:“不知我宋朝的后人做的如何?可有收付燕云十六州?”赵光义笑道:“那是必然的。我大宋厉兵秣马,从南往北,定然收复失地,一统天下。且太宗这个庙号,没有功绩如何能服众。”此时他虽对皇位有了想法,但暂时还没有生出干掉兄长的意思。(本文采取烛影斧声干掉赵匡胤的说法)汉朝初年,汉宫君臣宴饮。刘邦大大咧咧地倚在桌案上,以手支头,看着众人道:“这太宗当是乃公的后人吧,也不知道是哪一任皇帝了,可别给乃公丢脸啊。”皇后坐在一旁,眼帘低垂,心中思索着太宗一事,盈儿,不像是能够自己成就太宗庙号的样子,那这是后世子孙庙号太宗,还是自己输了,这匹夫改立太子、刘如意?后宫之中,戚夫人看到神迹,只觉得欣喜若狂,“太好了,刘盈这小子根本不可能是太宗,相比起后世君王,我儿如意才更可能是大汉太宗!我赢了!吕雉,你等着吧!”:()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