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清穿之三爷不想搞事情鹿鹿没有脚 > 47第 47 章(第1页)

47第 47 章(第1页)

秉承着对创意手工大佬的尊重和敬佩,尽管黄履庄如今已经算是康熙和工部的人了,胤祉还是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黄履庄对这位格外能理解自己那些奇思妙想、时不时还能给予自己一些启发的伯乐印象也很好。

于是,在这种两情相悦(bushi)的情况下,尽管胤祉出宫不便、黄履庄不便进宫,两人还是通过鸿雁传书,达成了忘年交成就。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不,胤祉一有了新想法,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去找他的黄先生实践去。

当然了,在实践之前,一个合格的甲方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提前准备。

比如说各种不同的羊毛什么的。

除了材料需要多备几种以外,胤祉这次出宫,还想做一个全面的市场调查。

他生出做羊毛纺织机这个念头,是因着姐姐荣宪的婚事。

宫中抚育有公主的宫妃尽皆谈抚蒙而色变,原因无非两点:其一,公主抚蒙之后远嫁千里,无诏不可回京;其二,蒙古贫瘠穷苦,环境恶劣,比不得宫中锦衣玉食、软玉温香。

胤祉对前者并无太大担忧。无诏不可回京,为难的是那种不受皇家宠爱的公主,而康熙对荣宪这个真正意义上的长女多有宠爱,逢年过节理应都会记挂她才是,别的时候不好说,年年万寿节的时候,康熙必定是会诏令招女儿回京给阿玛祝寿的。

后者问题就大了。

时下生产力有限,农家种地是靠天收,勤勤恳恳辛劳上一年,大多也只能混个半饱,而牧民看似能吃肉喝奶,像是过得还不错的样子,实际上也只是驴粪蛋子表面光罢了,归根究底还是得看老天爷是否垂怜给面儿。

草原上气候多变,牛羊蓄养也并非易事,也许辛辛苦苦放牧一年,待到牛羊半大或是即将长成之际,一场沙暴冰雹,便能让一家人一年的辛劳化为乌有。

即便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成,牧民们也未必能换来多少钱粮布匹。无论是牛羊还是骏马,都是他们家中的重大财产,游商的压价和挑三拣四,使得许多底层牧民只能贱卖一部分牛羊马匹,换取必要的生存物资,而剩下的他们宁愿留在自己手上也不肯以廉价的价格出售了,留在自己手里可算不得多划算的事,指不定哪天一场暴风雪就能吞了全家的大半财产。

他们卖的少,游商带回关内的分量自然更少,商户抬价自然也就更好办了。

苦的只有底层百姓而已。

抚蒙公主享受的肯定是蒙古顶级权贵的待遇,但蒙古整体环境如此,再怎么豪奢享受,到底是比不上京城的。

况且,公主嫁去蒙古,可不是去当个精美的花瓶摆设,而是要替康熙这个汗父传播大清恩典、庇佑满蒙一家亲的。

若是蒙古部落百姓过得不好,又如何能体现天家恩德福佑百姓族人呢?

胤祉思来想去,觉得只有真正盘活关内外的往来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蒙古各部面临的困境。

盘活关内外的经济往来,最关键的肯定是要得到康熙的政令准许。

但想要得到康熙的准许,起码得让他看到,个中有利可图之处,以利诱之,方可令帝王心动。

羊毛纺织机便是胤祉选择的第一个突破口。

时下的羊毛纺织技术并不算落后,羊毛毯、羊毛毡等形制多种,花样繁多。但总体来说,羊毛制品的用处大多停留在装饰层面,穷苦人家倒也会用其保暖,但富贵门户是不会用的,原因无他,扎得慌,还隐隐有股驱之不散的羊味。

当前对羊毛的处理手法还很初级,仅仅停留在祛除味道的地步,甚至连祛除味道也仅仅是简单粗暴的漂洗后晾晒、制作上等品的原料再熏熏香罢了。

后世那种温暖柔软亲肤的羊毛衫,这会儿连影儿都没有。

羊毛线和羊毛衫就是胤祉想给抚蒙的荣宪备的嫁妆之一。

他对羊毛纺线只略知一二,依稀记得要先蒸煮揉搓处理,去味柔顺,真正实操还是得靠有经验的织娘和黄履庄这个技术大佬。

但前提是,蒙古当真像传说中的那么穷苦贫瘠。

这些年他倒是也跟着康熙去过几次草原,但圣驾所到之处自然是处处都妥当的,故而,他对蒙古的真实状况了解还真不多,多半了解都是道听途说。

看着这些台吉挥金如土的样子,他有点担心,自己想要备的这份嫁妆到底还有没有价值了。

胤祉在那自顾自担忧,太子还在碎碎念:“这帮蒙古人见天儿哭穷,一会儿是冰雹砸伤了牲畜,一会儿又是大风雷电惊跑了牛羊马匹,死乞白赖哄着汗阿玛给他们免税减供……结果他们倒好,挥霍起来比孤这个太子还大方……”

怨念溢于言表。

在钱财方面,他们这些阿哥还真不一定比-->>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