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清穿之三爷不想搞事情鹿鹿没有脚 > 42第 42 章(第1页)

42第 42 章(第1页)

尽管听进了胤祉的意见、早早备下了以防万一的那三人,可当那“万一”真的发生时,康熙还是瞬间暴怒。

传教士得他信重,才会被派出去参与这种国家大事,如今他们却堂而皇之地叛变,还试图将大清官员当傻子一样糊弄,这分明就是打他这个皇帝的脸!

盛怒之下,他恨不得直接下旨将徐日升和张诚千刀万剐、发兵直攻罗刹国,以解心头之恨。

但他到底是少年时便极擅隐忍、除鳌拜平三藩的康熙,怒气上头也就那么一会儿功夫,砸了两个杯子之后便冷静下来了。

可怜梁九功没敢躲开,被飞溅出来的茶叶糊了一脸,还只能老实地跪在原地不敢动。

康熙发完火以后,正准备让梁九功传召众臣议事,一扭头就瞧见他这身狼狈模样,笑骂道:“少在那作怪!朕可没故意往你身上泼,走出去好歹也是响当当的大总管,偏要做出这幅躲都不敢躲得样子作甚!”

他急忙故作委屈地赔笑道:“万岁爷气势慑人,哪里是奴才能抵挡得住的!不是奴才不想躲,实在是一时被唬住了吓得动弹不得……这才闹了笑话,万岁爷见笑了。”

康熙倒是习惯了他的吹捧,即便心知肚明他这几句里头没一句真话,还是被捧得气顺了不少,睨了他一眼:“得了,少在那卖乖了,赶紧下去收拾一下,叫人瞧见还当朕拿你撒气呢,有损朕之声誉。”

“大家伙儿都知道万岁爷您向来仁善,必定不会有所误会的。”梁九功笑道,“不过瞧着到底不雅观,都是奴才的不是,奴才这就下去洗漱收拾一番,省得污了您的眼。”

“魏珠可回了?若是回了,便让他去传佟国维、科尔坤、鄂尔多等人前来议事。”魏珠是康熙身边另一得用的大太监,在乾清宫也算是叫得出名号的奴才了,今儿被康熙遣出去办差了。

“嗻。”梁九功忙不迭应道。

若是先前,必定是要再叫上几个汉臣的。

但今年偏儿不巧,几个得用的汉臣大多惹了龙颜不悦,闲置的闲置,内耗的内耗,再加上这次议事只怕多少要涉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类的话,为免纷争,康熙传召的便尽皆是满臣。

人多意见也就多,一时也很难商量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来,于是,康熙这边也陷入了和尼布楚一样的境况中——主战方和主和方各有道理,难分伯仲。

康熙也不欲继续纠缠,索性让他们散了,都回去再好生想想,他自己也得好生想想,才能做最后的决策。

是战是和,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胤祉听说这件事以后,轻呼了一口气,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又轻了一些:甭管之后康熙到底怎么决定,揭露了两个传教士的真面目就意味着,改变《尼布楚条约》的第一步已经实现了。

至于最后《尼布楚条约》还会不会签订、使团任务能不能完成,都得看康熙和朝臣们的考量了。

起码,即便最后还是选择了两国和谈、签订合约,也不会像胤祉记忆里的那样,因为传教士背叛导致大清损失惨重了。

虽然胤祉更希望能不签那劳什子条约,将中华国土守得牢牢的,边境线尽可能地往北边划,不给老毛子任何可乘之机,要打就打,不搞虚的,但他也知道,战争不是说打就能打的。

且不说战争本身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单凭漠西那位对大清虎视眈眈的噶尔丹首领,眼下就不是与罗刹国动手的时机。

故而,担忧归担忧,胤祉却也没想着继续插手这件事了,只是默默关注着,等着最终结果的出现——过犹不及,过于关心这件事,或许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太子倒是一反先前对和谈之事的淡定态度,空前活跃地参与到了康熙与朝臣的商议之中。

在他看来,传教士背叛的事情是李立揭露出来的,李立等人是因为胤祉的提议和他的赞同票才被康熙下令选出来的,等于说,这件事就是他、三弟和汗阿玛父子三人智慧的结果啊!

再加上主使臣又是外家的索额图,太子觉得,这事从头到尾就跟他有缘,他一定得谨慎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才对得起这份缘分。

康熙虽然不知道嫡子的奇奇怪怪脑回路,但太子对议政有热情是好事,他自然是欣然接受,并借此毫无保留地教导太子为君之道、权衡之法。

看着他们俩父子和乐的样子,胤祉心中既高兴又隐隐担忧:汗阿玛与太子二哥感情好自然是好事,但现在父子之间如此和谐,又是怎么闹到最后二废二立、父子恩情断绝那一步的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