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嫁千岁晋江 > 第111章 第111章(第1页)

第111章 第111章(第1页)

这件惨事究竟是因为什么,知情人心里都有数,程远让人验过废墟里的尸首,发现人都是死后被焚烧,而且根据牙齿和骨骼来看,与观中道士年纪根本对不上,显然是有人用别的尸首替换了观里的道士。

眼前的形势就像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遍布暗流,士族们此刻头顶笼罩着阴云,面对程远如今绝对碾压的强势实力,他们所生出的危机感,可不是先皇在时的暂时蛰伏能比了。

当年萧桓再如何压制他们,也还是要依赖士族治理天下,只是皇权凌驾在相权之上罢了,对比百姓,他们仍旧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可程远不同,他所作所为无一不是想从根本上将士族的基业推翻。

本来忍受一个太监对他们指手画脚,便已经是许多士族不能接受的事情,如今更进一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他们怎么可能继续忍耐,再一味蛰伏,便是坐以待毙!既然神雷如此厉害,那他们必然也要弄到手才行!

谢妩和程远自然也知道他们所想,但如今两场战事刚歇,旱情也才缓解,正是应该专注民生的时候,他们如今的确是有绝对的优势,可也还是有一处软肋,只要他们心中百姓的分量更重,便会有所顾忌,不会轻易先挑起与士族的战争。

比起刀兵相见,谢妩当然是希望能更和平的解决士族问题,这里头除了不想再让大雍百姓因斗争而受苦之外,更是因为,若能消除士族这个阶级的统治力,而保留他们本身的学识和能力,这也是对大雍有益的事情。

学问与眼界的积累,从来都不是轻易的事情,百姓们温饱尚且困难,要他们将精力放到培养人才上去,实在是强人所难,别看孟瀚这样的寒门子被士族看不起,但他其实已经是百姓中家底拔尖的那一拨人了。

而要达到理想中的,大雍官场都是,或者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平民出身官员的场景,明显还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若是士族识相,能按照谢妩所想,只贡献自己的才华和眼界给大雍,而不是仗着出身搅风搅雨,那士族的存在,或许就变得有不同的意义了。

谢妩自己就出身士族,对这个群体的好处坏处都摸透了,所以在纸上写下“推恩”二字之后,抬眼便和程远对了个互相明了的眼神,就都笑了起来。

他们想要的,从来都不是摧毁,而是瓦解,分而用之,这比一网打尽要划算许多。

士族为了家族延续,大多聚居,可真正有话语权,有继承权的,不过是嫡支长子,就拿谢琛来举例,若是没有出宗,他虽也是大长公主所出的嫡子,但等父母去后,三房就会自动成为谢氏旁支,能分到的只是一些财产,更多的土地商铺都会由大房继承。

这样不公平的分家,就会一直保持资源能够集中,从而不被一代代子孙分薄,从而拥有更大的力量应对变故,相对的,继承了大部分产业的嫡支,也需要为族中付出,培养族中后辈等等,这样便能保证一个家族的后备力量。

而如今谢妩和程远要做的,便是将这个惯例打破,明令将这约定俗成的规矩改一改,将次子三子都有继承权写入大雍律。

想到这里,谢妩心思不由动了,将允许未婚女子单独立户也写了下来,她谨记一切不可操之过急,这条女子立户,也是搭着女官的事情写下的,宫女多有上了年纪,即便是出宫也自梳不婚的,可离家日久,与亲人都不再亲近,却因为不能单独立户还要事事依靠别人。

若只是如此,还算好的,更有连人带积攒多年的钱财都被坑害了,也不在少数。

有了这条大雍律做保护,虽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这样的事情,可总归也让无依无靠的女子,有了更多希望。

在这条的基础上,谢妩又补了一条,若一家无子,女儿招赘继承香火,就与儿子享有同等的继承权,这也是防着有些个人渣总想发绝户财。

除却有关女子的那两条,推恩到次子三子这点,谢妩就很坏的没有写得太过强硬,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显得她实在是有点蔫坏。

这道推恩令一下,士族们就会知道,程远他们究竟想玩的是什么把戏,可涉及到自身利益,那些次子三子,真就都会那么甘愿牺牲自己吗?一些事情,若从来都没有希望还好,但看到希望之后,又被生生掐断,那滋味,可就不是能够轻易消受的了。

推恩本身就是一个缓慢分化的招数,但其影响,却能够立竿见影。

谢妩和程远在对未来如何处理士族的事情上,已经确定了方向,更细致的东西便要孟瀚和其余谋臣再做添补,总不能凡事都是他们亲力亲为,再如何时间精力都是够不上的。

而且眼前本就事多,谢妩虽已经将不少事情都分担给了太皇太后,可她自己却也没闲下来,此次陈仓平乱,禁军中还是有伤亡的,谢妩这边就要安排抚恤,这与朝廷的嘉奖是分开的,程远努力了这么多年,才将禁军捏在手里,谢妩就要帮他加强影响力,她要禁军将士,只认程远一个。

还有其他许多,女官考核就在眼前,谢妩可不能不过问,甚至她自己都在这里面走个过场,才能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等将整个女官制度的架子搭起来了,谢妩才能真正轻松一些。

看着报上来的,已经统计在册的报考名单,谢妩显示诧异,继而便忍不住笑起来,不为别的,因为这名册里头,有不少人谢妩都是认识的,她隔房的两个堂姐,谢娇谢妍的名字竟都在上头!

更让谢妩没想到的是,她还在上头,看到了王昭的名字!

但惊讶也只是一瞬的,谢妩与王昭自幼相识,明白她这定是想亲自做些扶贫济弱的事情攒功德。

谢妩回想起之前与王昭的书信,她们最近大多说的都是赈灾的事情,王昭知道如今朝廷的善堂管用,便常常亲去布施,谢妩曾在信里与她说过,不管外头事情如何,心中的佛总归是真的,她的皎皎真是不光人美,也更是有一副真正的菩萨心肠。

她再往下看,又见了不少认识的士族女子的名字,谢妩扬起的嘴角便一直都不曾落下来。

瞧,这世上女子,只要有不一样的出路,便还是会有人能站出来,自上而下的改变从来都比自下而上更容易,有这些士族贵女带头,考女官便不会再是生计所迫的无奈之举,谢妩相信,这件事以后会变成大雍女子们心中的理想,然后,再渐渐变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等到了那一日,或许这世上的事情,就不会再分什么男人才是天,女人要在家从父亲,出嫁从夫之类的事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