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红藕香残玉簟秋所处的时间是 > 农夫心内如汤煮(第1页)

农夫心内如汤煮(第1页)

县尹随着最后一辆拉酒的马车回来,一眼瞥见,都事已经打开了酒坛,正在与他的好友纪绪品尝呢,便指使衙役去饭铺定几个小菜,自己却踱着方步走进了义仓。

【一】《饮酒。十三-上阙》陶渊明。诗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李县尹是一个即将退休[元朝70岁退休]的老地方官,虽然年纪和品阶都比霍都事要高得多,但因霍都事是蒙古人,所以,一切事由都得听从他的安排。

见老县尹进来,霍都事说:“李大人啊,纪公子给我们出了个主意,让富人用一担粮换我们一瓶酒……”

县尹问:“多大的瓶子?”

都事告诉他说:“一斤的。”

县尹满是狐疑,道:“这…有点儿……”

纪绪却说:“霍大人,李大人,您二位不能这么算。”

都事问:“那应该怎么算?”

纪绪说:“听我来给二位大人分析,这一百坛子酒用一斤的瓶子装,就是一万瓶,一瓶换一担粮食,就是一万担,你看,二位大人的任务不就完成了。”

“说得倒轻巧,”都事道,“你以为那些文人墨客都是傻子?怎么可能,拿一担的粮食来换咱这一瓶子的酒。”

李县尹他本就是个老儒生,晓得这其中的门道,便只是笑了笑,没有作声。

纪绪就逗弄说:“李大人,您说,那些文人墨客傻不傻?”

县尹装作糊涂地反问道:“傻吗?”

“在小生看来,他们可谓大大地傻!”纪绪又问都事,“霍大人,你不是经常念叨----如果人不迷酒色,生命岂不到尽头?”

“我…我那是…我们蒙古人都好那两口酒……”都事辩解道,“可…可我…我并不迷色呀……”

纪绪笑着喝了一口酒,又给李县尹盛了一碗,端给他说,“李大人,您也品品。”

李县尹咂么了一口,说:“嗯~这酒,是不错!”

纪绪又道:“您老细品……”

县尹知道纪绪的话里有话,便一本正经地说:“酒味倒是够足,但总感觉…哪里好像差了那么一丢丢……”

“差着味道是吧!”纪绪继续问,“差在哪里?”

县尹道:“也许是----家里有酒但无味,青楼有味却无酒?”

“对呀!”纪绪说,“那些文人墨客去一趟青楼,哪一次不是百八十贯文省的敞开来花?二位大人说,他们不是傻子,谁是傻子?所以,咱们就从他们身上把赈灾的粮食给弄足了。其实,区区五贯一瓶的官府酒,对那些去青楼妓院一掷千金的人来说,真可谓是小菜一碟!”

李县尹频频点头。

霍都事问:“李大人,你觉得此事可做?”

县尹道:“可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