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别却天涯归故里txt百度 > 40今生 父辈交情(第2页)

40今生 父辈交情(第2页)

皮猴姜羡余熟门熟路去谢府找人,得知谢承正在前院书房同谢伯父谈话,立刻歇了马上见到人的冲动,老老实实去谢承屋里等着。

识墨在给谢承归拢行李,有一箱书单独放在一边,没有放进书架。姜羡余随口问:“这些不用整理?”

识墨道:“这里头一些是少爷给你带的,一些是送给夫子的,少爷说回头他亲自来整理。”

姜羡余愣了下,蹲下来翻了翻那些书,面上都是一些最新的诗集和策论文章,估计是从金陵的书肆淘回来,带给夫子和同窗用的。

底下则是一堆杂书,从机关制物到冶炼锻造,再到舆图水文和风物志,都是姜羡余感兴趣或者行镖用得到的知识。

他心底一暖,轻抚着书籍封面,一页页翻阅,想象着谢承在书肆搜罗这些书、逐字翻阅判断其合不合适的模样,不禁心潮滚烫,眼睛发胀。

他想起前世谢承亲手给他整理的手札。

那日争吵之后,他以为谢承会将它丢弃,却在死后才知道,谢承仍是将它完成,并请夫子帮忙校阅。后来又在夫子的建议下,将其赠给书院印制成书,原稿则随他一起葬入了地下。

如果谢承活得久一点,也许他们就能见证那本《大成行军典》问世,成为与众多兵法典籍齐名的著作。

……

谢府前院书房,谢承将巡抚方志洲的拉拢之意告知了谢父。

谢父听完,忽然问:“这个方志洲,是纯臣?”

谢承:“儿子怀疑,他其实是九王的人。”

“毅王李熠?”谢父虽是商贾出身,但为了谢家能入仕,对朝堂局势也十分关注。

这位行九的王爷并不受宠,原先到了封王建府的年纪,陛下只在京城给他赐了府邸,却迟迟没有定下封号和封地,以至于他先前只能被称作九王。

谢父曾经同许多人一样,认为毫不起眼的九王于皇位绝无可能,但如果方志洲是他的人,事情就有些不同了。

方志洲不但是江南巡抚,天子近臣,更是寒门出身、三元及第的文豪大儒,在天下学子当中相当有威望。

原本谢父也以为,他是在替圣上网罗天下才子……

“以你所见,九王有几分胜算?”谢父问。

“若他只有方志洲,勉强只是有了入局的资格。”谢承神色冷静,说出的话却尽显孤傲,“但若是加上儿子和姜家,有七成。”

剩下三成则要九王自己立得住,别出什么意外。

“姜家?”谢父拧眉,睨向谢承。

谢承迎上他的视线,“父亲其实知道吧,姜家一门的来历。”

前世,您就是以此来规劝我,为我套上枷锁。

谢父微讶:“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巡抚大人以姜家的来历暗示我,若是不想被姜家连累,最好便是投靠九王。”谢承看向谢父,“儿子转头一想,姜家当年来扬州落脚,正是受了父亲的帮扶。”

他依稀记得幼年,母亲将他抱在怀中,指着姜母圆润的肚子告诉他那里面有个小弟弟,以后就住在他们家隔壁,能陪他一起玩。

不久后那个大雪纷飞的除夕夜,他的至宝降临人间。

谢父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没错,当年姜家来扬州,确实是我帮了他们。”

更早之前,他去京城做生意,得罪了权贵,是姜平涛帮他脱困,还告诉他,陛下有意兴商富国,不久之后,商人将不再受人轻视。

那时的姜平涛还叫做江惊涛,是意气风发的天心使,对盛世宏图充满期待,也燃起了谢达观心中的斗志。于是这份恩情,谢达观记了许多年。

后来江家倒台,江惊涛也失去了消息。

直到三年后,先帝驾崩,江太后薨逝,江惊涛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和幼子,以及一众老弱残兵,隐姓埋名奔波逃命,意外遇见了外出做生意的谢达观。

那时的江惊涛已经化名成了姜平涛,带着满脸颓丧与难以启齿的窘迫,向谢达观借银子。

“我知道我未必还得起,但还有一身力气和武艺可以卖给你……你若不方便也没关系,我们这就走,绝不连累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