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盛世皇妃倾天下 > 赵太后(第2页)

赵太后(第2页)

纪敏骞便说:“微臣不敢叨扰太后与陛下,先行告退。”

太后摆摆手:“不必。”她笑,“哀家前来,不过是送一碗枇杷露,送完便走,不扰你们年轻人相聚,碧霄——”

“奴婢在。”福宁宫的掌事嬷嬷碧霄,年纪约莫五十岁。

她捧着食盒,来到宋琅身前跪下,说道:“太后惦念陛下咳疾未愈,特命小厨房熬了枇杷露来。”

宋琅忙说:“嬷嬷快快请起。”

碧霄起身,把那枇杷露呈了上来,宋琅凑近闻了一下,说道:“好香。”

碧霄便说:“回陛下的话,这枇杷露,是用枇杷、百合、秋梨、灰枣、蜂蜜、茯苓、莲子、怀山药等二十几种药料,并旧瓷坛藏了一年的清露和清明雨水用三个时辰熬制而成的,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亦能润肺健脾,将养气血。”

宋琅闻言便起身给太后跪下行礼,说道:“儿臣谢过母后。”

太后忙起身把他扶起来,无比慈爱,说道:“你我母子无须多礼。”

宋琅满眼感动:“如此琐碎的功夫,若朕不喝完,岂非辜负了母后的爱子之心?”

他端起那碗枇杷露,不顾是否烫人,便一口气喝了干净。

碧霄见状,感叹道:“太后慈爱,陛下纯孝,连奴婢看了都感动不已。”

太后笑着对宋琅说:“人人都道,陛下是因迎熹出嫁倍感不舍才致病体迟迟未愈,哀家却深知,陛下是在为扶南国的战事而忧心。”

迎熹还未大婚时,扶南与大昭便早有摩擦,直至迎熹出嫁之后,宋琅才决心要打这一仗。

而这也是他大婚后,唯一一次没经太后之手处理的政务。

“听闻孙世忠在前线踌躇不前,哀家见陛下多有愁思,心中也甚为挂念,已派赵新前去灵璧支援,但愿他能不负所托,解陛下之忧。”

太后语气似聊家常,宋琅只觉心中一凛。

这话寓意颇多,其一是告诫于他:你的病是为国事,而非家事,无论是与你青梅竹马的江柍还是与你血脉相亲的迎熹,你都不该再凝视她注定要走的路而恋恋不舍;其二是通知于他:赵新已被她提拔上来,大权还是她赵华懿的大权,而你羽翼未丰,就先别想着高飞了。

宋琅望向太后神色如常的面庞,这张脸早已爬上细细的皱纹,却正因如此,亦平添几分历经岁月后的平和。若非见过她在朝堂上生杀予夺的样子,定会觉得她是个只知相夫教子的温良慈母。

这样的脸,说出口的却偏是牝鸡司晨之言。

他只能一笑:“多谢母后体恤。”

太后点头,又道:“哀家听闻,晏国近日亦有边境之忧,陛下放宽心吧,国事千头万绪,愁的可不止陛下一个。”

宋琅又道一声:“是。”

“好了,哀家不妨碍你与敏骞说话了,先回宫了。”太后又看向纪敏骞,“你改日也来哀家宫里坐坐,关于迎熹一路上发生的事,还有晏国的事,哀家也想听听。”

闻言,碧霄看了一眼纪敏骞。

只见纪敏骞诚惶诚恐跪下:“回太后的话,公主一切安好,臣回昭之前,公主千叮万嘱,叫微臣务必代她向太后问安。”

太后脸上满是动容之色。

纪敏骞又道:“公主还叫微臣也问碧霄姑姑得安。”

碧霄一怔,微张了张嘴,既不可思议又欣慰,不过很快就看了下太后垂下眼来,说道:“托太后娘娘的福,能劳公主挂念,是奴婢的福气。”

太后淡淡一笑,有几分凉意:“你日日跟在哀家身边,也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向你问一声好,你担得起。”

说完,又道,“哀家回了。”

碧霄赶忙上前扶住太后的手。

一列人很快迤逦走远。

只剩纪敏骞在侧,宋琅便又拿起酒来喝了一口。

却仅是漱口,很快便吐了。

纪敏骞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想了想说道:“微臣听闻,太后的堂侄赵新,已于半月前任参知政事,主管军事。”

宋琅看他一眼:“你想说什么。”

纪敏骞便说道:“这原是微臣五叔的差事。”他观察着宋琅的脸色,“说到底也是五叔糊涂,上朝时因轿子未稳险些摔跤,才一时冲动以朝笏撞折轿夫的门牙,若他冷静些,便也不会被人弹劾,眼看已至年关,却要离家赴任葭荫知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