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穿越 南宋 > 第104章 命运(第1页)

第104章 命运(第1页)

两河收复,燕云十六州重回大宋王朝治下!

令无数宋人魂牵梦绕的汴京城,也在宋室南渡百年之后,回到了大宋的怀抱!

报纸上连篇累牍,金陵、临安、扬州、京湖、四川,再到遥远的河西,大宋海内沸腾,无数宋人,宽袍大袖的士子、仗剑横行的游侠学子、蛰居山林的隐士僧侣,甚至深闺的妇人,三教九流,纷纷经由海河、官道赴北,或去汴京城,或去太原、或去燕京,一时间海陆繁忙,一片热闹繁忙景象。

尽管官府三令五申,河南还没有完全恢复,两河还正在剿匪,但也难以阻挡人们北上的热情。

也难怪人们这种想法,连几十万蒙古铁骑都不是大宋王师的对手,区区乌合之众的匪盗,又岂是大宋官军的对手?

运河,扬州段,数十艘蒸汽船冒着黑烟,向北而去。甲板上,持枪而立的甲士沿着船舷肃立,甲板之上,一众人等凭目而望,他们欢声笑语,志得意满。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东京城已经收复,再也不用南望了!”

原四川制置使崔与之开口,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难见衰态。

“自靖康之耻,宋室南渡,而今一百零六年矣。王师三次北伐,前两次都是仓惶北顾,连黄河都没有踏过。损兵折将,黎民受苦,大宋王室威仪尽丧。如今王旗北指,势如破竹,故地尽复,连燕云十六州也归于我大宋治下!

思之如狂,思之如狂啊!”

说话的乃是江湖诗派的领袖戴复古,他已经年过花甲,但腰杆笔直,不输壮男。

“诸位,你们还有所不知,皇帝已派遣三万王师西进高昌国,想来用不了多久,西域就是我大宋的治下了!”

宣传司的主事刘克庄,慷慨激昂,感慨一句。

他是宣传司主事,朝廷的要闻和军政要事,他自然是第一经手人。

“河西已是四千里路,西域太过遥远,此去八千里路。我中华实在是……实在是地大物博啊!”

前兵部尚书宣缯,由衷地感叹西去之路的漫长。

“可惜西去都是陆地,没有“蒸汽船”,否则日行千里,来回也不过是半个月。”

“从陕西到河西,从河西到西域,完全可以修筑铁路,不比蒸汽船慢。以大宋天子的雄才大略,此事恐怕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葛洪和崔与之一问一答,却被一旁的刘克庄再度接上。

“以在下看来,此次执政大臣耶律楚材携水部官员一同北上,乃是勘探黄河,解决黄河泛滥之事。此举说明,陛下接下来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黄河改道之事。”

“黄河改道,利在当代,功盖千秋。陛下以民为本,赤子之心,让人叹服。只是如此耗费民力,恐非国家之福啊!”

宣缯由衷叹了出来。

皇帝每一次都是大手笔,他都有些担心,皇帝会不会跟隋炀帝杨广一样,滥用民力,以至于盛极而衰?

“陛下政务上设反贪司、澄清吏治、去除苛捐杂税,舒缓民力;经济上广开海贸、繁荣百业;军事上收回大理、安南、西夏,如今又恢复中原和燕云十六州;三代以后,如陛下者,真千古一帝也!只是……”

崔与之顿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陛下做事太急,太急于求成,只怕日后会留下祸患。但愿朝臣能劝阻陛下,步子放缓一些,以免激起民变,天下动荡不安。”

“崔公,你不在中枢,不知详情。”

宣缯毫不客气,直接对崔与之的观点提出异议。

“本朝天子爱民如子,天下臣民莫不感恩戴德,何来民变一说?就比如这黄河改道,到时候所用的粮食皆是从海外运入,百姓能吃饱饭,承担差役,并无滥用民力之忧。崔公大可以放心就是。”

崔与之老脸一红,肃拜一礼。

“宣公,受教了。”

“崔公,不敢。”

宣缯郑重其事,回了一礼。

“你们说,陛下让黄河改道,此次又御驾北上,会不会将汴京城设为国都,迁都北上?”

忽然,葛洪笑眯眯问了出来。

另外一艘战船上,新任参知政事耶律楚材,也问出葛洪同样的话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