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第2页)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第2页)

倒是虎子等人,极为池云亭可惜:“老大,你为什么要把火炕房给慈幼局?要是不给慈幼局,咱们以后就有吃不完的鸡蛋和鸡肉了。”

“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慈幼局其他人都还没吃好的情况下,你独自开小灶好意思吗?”起码池云亭做不到。

“也是啊,还是大家一起吃更香。”这样一想虎子等人就不可惜了。

尽管慈幼局身为一个大家庭,平时大家小矛盾没断过,可是更多的,还是亲如一家人的思想。

自从人工孵化后,慈幼局的鸡鸭增多,小孩子们纷纷去看,平时给鸡鸭们送点草和虫子,把每只小鸡小鸭都吃的羽毛丰盈,个头长得很快。

等再过一段时间,第一批鸡鸭长大,开始下蛋,食堂的饭菜也丰富不少。

就像以前,慈幼局鸡鸭数量不多,蛋都是积攒一段时间后,直接把蛋打到菜里,和菜一起炒,每个孩子能分到的蛋花非常少。

现在蛋虽然也需要积攒,但是每隔几天,孩子们就能吃到一枚水煮蛋,更不用说火炕屋的人工孵化还在继续,距离大家一天一枚鸡蛋的日子好似已经不远。

而就这段时间,池云亭不再理会外界纷扰,成功学完《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读物,把里面的内容和意思全都背的滚瓜烂熟,现在正在接受白夫子和陈夫子两位夫子的考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全文一千多字,可以说要是不完全理解透彻这些字的意思,只靠死记硬背会非常费脑子,而池云亭嘴上背着三字经,话说出口的瞬间,那些字的意思也全都浮现在池云亭脑海中,形成了条件反射。

池云亭背的不紧不慢,中间没有断续迟疑,等到全部背完,一千多字的肺活量,还是让池云亭口齿发干,小脸涨红。

白夫子和陈夫子两位满意的点头,欣慰的看着池云亭道:“云亭,你已完成启蒙,接下来就能去隔壁接受老秀才公们的教导了,记得要对老秀才公们毕恭毕敬,谦逊好学。”

池云亭一愣,而后躬身道:“是,学生谨记夫子们教诲。”

“走吧,我们两个已经没什么能教你的了,你一定能比我们两个走的更远、更高。”白夫子温柔了摸了摸池云亭的头道,随后和陈夫子两个一起领着池云亭去隔壁的福田院拜见老秀才公们。

老秀才公们已经年迈,胃口却还好,见到白夫子和陈夫子两个带领池云亭过来,他们抚须笑道:“你们来的比我们想象的快。”

见到老秀才公们,自然又是一番考校,好在池云亭底子扎实,面对数量众多的老秀才公们也没怯场,这让老秀才公们非常满意。

“四书五经,笔墨纸砚可都准备好了?”等考校完池云亭,老秀才们问道。

“是,四书五经和笔墨纸砚都是云亭这孩子自己置办的,倒让我们没用武之地。”说到这个,白夫子和陈夫子就骄傲的笑道。

同样的年纪,有几个能像池云亭这样能够自食其力的。

就算老秀才公们之前没少听两位夫子说起池云亭,此时也有些惊讶,看向池云亭道:“用。的可是知县大人给你的那十两银子?”

他们才想起来,池云亭身上是有钱的,虽然读书人花费不小,可是十两银子,足够支撑池云亭一段时间了。

谁知说起这个,两位夫子却微微摇头,“那十两银子池云亭已经拿去做竹笔生意,现在都回本了。”

所以池云亭手中才有钱,还能抽空弄一下人工孵蛋。

几位老秀才公上了年纪,对纸笔的需求降低,倒是没怎么听过竹笔,乍一听池云亭把十两银子全都拿去做竹笔生意,还挣了钱,都很惊讶:“不仅聪慧好学,还十分果敢吗,倒是一颗好苗子。”

“好了,从明天起,你就不用去竹林学堂,直接来福田院找我们就行。”老秀才公们对池云亭道。

“是,学生池云亭,拜见几位老先生。”池云亭向几位秀才公行弟子礼道,几位秀才公没有拒绝。

待池云亭行完礼,几位秀才公笑道:“去玩吧,今天可能是你最后一天玩乐的时间,等开始接受我们教导你就没现在这么轻快了。”

随后池云亭向两位夫子和几位老先生告退,从福田院返回慈幼局。

福田院和慈幼局比邻而居,两家大门门口是青石板路,此时正有不少幼童和老人在门前的树荫下怡然自乐。

恰巧这时,一顶小轿转过巷口,朝福田院和慈幼局的方向行来。

一见那顶小轿,正在慈幼局大门前玩耍的孩童们就欢呼一声,欢快的围上去,“县令奶奶来了,县令奶奶来了。”

小孩子还不懂得很多,再大一点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做派,不过看那些孩子的熟练程度,只怕县令夫人没少来。

而围上去的孩子也没有失望,一旁提篮的丫鬟们嬉笑着一人塞给他们一颗糖,让孩子们去往一边,让轿子顺利通行。

轿子在慈幼局门口停下,池云亭暂时没有离开,待县令夫人掀开轿帘,矮身从轿内出来,池云亭冲对方行礼道:“小子见过县令夫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