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八零矿区重组家庭 > 第101章 101(第1页)

第101章 101(第1页)

卫孟喜安排他俩什么任务呢?

厂里的人一开始不知道,直到1986年的年底最后两个月,书城市的年轻人们发现,各大电影院门口,书店门口,尤其是最受欢迎的万里书店门口,居然多了两个小摊儿。

摊子很简单,只有一只小炉子,火炭不怎么红,上面蒸着一口大铁锅,蒸笼里冒着丝丝热气,里头是码放整齐的鸭脖鸭胗和鸭肠。

平时好一点儿的家庭,年轻人是不吃鸭脖的,嫌难啃还没肉,可现在居然有人把鸭脖一根根的卤制好拿出来卖?

“这能吃吗?”

“好吃吗?”

不用说,随着热气带出去的是美味卤肉独有的香味,但又多了一点甜,一点辣,一点香。

“好不好吃姐姐你尝一下不就知道啦?咱们一根很便宜的,能帮你切小段,看电影的时候也方便吃。”

相比一般的花生瓜子爆米花来说,鸭脖确实要更有“味儿”,更能触动众人的味蕾。

“要是不想吃鸭脖的,可以试试鸭胗和鸭肠,就是有点辣。”因为容易入味儿,尤其是鸭肠,再加点辣油,那简直了,嘴巴都能辣到喷火。

于是,女孩子心动了。

“那给我来,来一块钱的吧。”无论哪个年代的年轻人,买东西都不喜欢问单价,更不会拉下脸砍那一分五厘的,都是要多少说多少。

黎安华负责宣传,收钱补钱,彩霞就带着医院买的薄膜手套,在小菜板上将鸭货切成薄片,撞进油纸袋。

女孩子接过去,看了一眼油纸袋,“哎哟这是美味卤肉厂的?”

“是呐,咱们的新产品,专供漂亮又时尚的大哥哥大姐姐。”

别的大家不敢动,但要说是美味厂的,那就是闭眼买,这个说要一块钱的,那个说要八毛的,也有的人多,请客直接要四五块钱的,分成几个袋子装。

黎安华那嘴巴,死的都能让他说成活的,很快局面就打开了。

他还聪明,别人问他们是不是每天都在这儿卖,他说不是,星期一在大学那边的万里书店门口卖,星期二在一中附近的书店,星期三……

反正,这些话,卫孟喜是没教过他的。但他能知道搞饥饿营销,吊足顾客的胃口,最后再来一句,哪天要是想吃找不到他们的话,可以去金鱼胡同第一家,那里是他们的固定门面。

哎哟,你就说吧这小脑袋,卫孟喜都不舍得让他去当兵了!

***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只要是去过书店或者电影院的年轻人,都知道美味卤肉厂新出了一些鸭货,十分美味。

不仅他们每次换着地点摆摊的时候卖光光,就是唐云凤的门店,也是有多少卖多少。

她还奇怪呢,一开始做的是金鱼胡同附近的回头客,怎么卖着卖着多了那么多生面孔,一问还都是别的地方找过来的。

这一带是比较繁华的市中心,年轻人们来逛个街,顺路就过来了,每次来买个一两块钱的回去过嘴瘾,吃完没几天又来了。

而且,年轻人之间,消息传递得更快,三五好友见面,总要提起最近有啥好吃好玩的,一传十十传百,就是没吃过的也想来尝尝,不然在朋友中都没共同话题似的。

一两块钱,对这年代的年轻人来说也不算特别昂贵,也能消费得起。

很快,美味鸭脖的局面就渐渐打开了。

等到了1987年春节前,唐云凤家门前每天等着买鸭脖的人把队伍都排到马路上去了。

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又舍不得开工资请工人帮忙,干脆把所有鸭提前切好,不再一根一根的卖,顾客要多少她称多少,不用现卖现切,就不用手忙脚乱,再加上寒假有小燕帮忙收钱补钱,倒是轻松不少。

晚上,赵春来卖完皮具从自由市场回来,两口子喜滋滋算了笔账,发现光这四个月,这小小一间门面就赚了将近一万块钱!比他卖皮具还赚得多,小东西只是几毛几毛的赚,皮具都是好几块甚至好几十呢,可经不住这是细水长流,一天到晚都有生意,成本又不高啊。

赵春来摸着下巴,“这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