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西北风 > 第73章 甘泉我思念的故乡(第2页)

第73章 甘泉我思念的故乡(第2页)

曲大石一脸的拧巴,嗷嗷地叫到:“哎呀,不是谁疯了,是咱分到地啦!”

“真的?”李秀梅顿时瞪大了眼睛,双手紧紧抓住曲大石的胳臂摇晃着:“真像广播里说的那样,咱也能承包土地啦?”

这一年,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召开了。

也是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对内改革先是从农村开始的,那个由一个小山村开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像一团富有强烈生命力的火苗,迅速燃烧到了大江南北,成为这个时代滚滚潮流的序曲。

李秀梅所在的乡村当然也不例外,土地就是生命就是根基,这或许是所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最期盼的。

曲大石喜滋滋地展示着红彤彤的大拇指:“可不是真的嘛,咱家分到了三亩地,还都是高产地呢,我都去看过了,还签了字按了手印呢,呵呵……”

闻言,李秀梅扑向曲大石像个孩子般欢跳起来:“那太好了,太好了,咱家也有自己的地了!”

梅子听到父母的吵闹声,也跟着跑了出来,瞪着圆鼓鼓的小眼睛,好奇地问道:“爸妈,啥事情这么高兴啊,说给我也听听啊!”

李秀梅怜爱地揉了揉梅子小脸蛋,高兴地道:“好,我们谁都要告诉,而且要大声的告诉,我们有自己的土地啦!”

不明所以梅子被母亲激动的心情所感染,蹦蹦跳跳地吆喝着:“哦,好哦好哦!”

曲大石顺手抱起梅子,大步流星地往屋内走去:“走,我们也告诉爷爷一声,也让他高兴高兴。”

屋内,夫妻二人在老父亲的遗像前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在其遗像旁,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有一块祖传的祁连玉石所做成的玉佩,原本是一对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只遗留下来一块。

按照上一辈人的说法,似乎是在很久以前,自家的一个兄弟带出去打仗,后来就音讯全无了。传言,将来找到另一块玉佩,就能成就一份天大的好事,至于是什么,谁都不知道。

玉佩之所以还放在遗像旁,是因为老父亲希望李秀梅能给自己带来个孙子,也好将曲家这段香火传续下去,可奈何只有个孙女,这也就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谁曾想到,这块玉佩还真下一代的下一代掀起了滔天的巨浪,这也就是后话了。

曲大石带有磁性的声音传来:“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村也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咱往后农民的日子更有奔头了,您泉下有知也该感到高兴才是。”

坐在炕上的乔春妹也是一脸的老泪纵横,喋喋不休地说道:“好事啊,都是好事啊,秀梅啊,写信的时候把这个好消息也告诉你姐一声!”

李秀梅欣然地答应了一声:“嗯!我知道的!”

陇佑,团场。

程家安正做着饭,只听到里屋传来李秀兰一声惊叫,程家安慌忙丢下铲子,夺门而入,紧张地询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李秀兰拿着妹妹寄来的信,振奋地在空中扬了扬,快活地说道:“他爸,秀梅他们也落实联产承包制了,还分了四亩地呢。”

程家安眼睛一亮,一股难掩的喜色爬上眉梢,激动地说道:“哦,是吗?这可是大好事啊!”

李秀兰喜气洋洋地挑挑眉毛,脸上一片和煦的阳光:“可不嘛,咱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就算是金豆子都能种得出来。他爸,秀梅他们也算是熬出头了。”

程家安感慨的应声道:“是啊,这日子啊,会越过越好的。”

紧接着李秀兰的脸色一变,突然又忧伤了起来:“可是,可是秀梅信上说,这几年妈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而且想我也想的紧。”

母亲乔春妹从旧社会过来,这一辈子基本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这让作为老大的李秀兰如刀割心。

按理说,照顾老人的职责该落到自己身上的,奈何世事变幻,连见一面都只能在午夜梦回里。现在日子好了,是时候该分分心,想法子照顾远在异乡的母亲了。可是要将乔春妹接到团场来养老肯定是不合适的,人老了总是故土难离。

程家安思索少许,果断地说道:“嗯,这也好办,不行啊,你就给单位请个假,回趟甘泉去看看吧。”

李秀兰翻了翻白眼,嗔怪道:“你说得容易,请一两天还行,要请十天半月的怎么可能,印刷厂现在忙得跟个什么似的。”

程家安蹙眉纠结着:“那怎么办?回又回不成的!”

李秀兰思量了一番说道:“这事先搁一搁,妈让我们寄张全家福过去,也算是个念想。嗯……说起来,咱们家还真没有个像样的全家福呢。”

程家安神色立马变得古怪起来,哼哼着鼻音说道:“这能怪我啊,我都说了多少次了,你就是舍不得花那个钱,连咱俩的结婚照都是城隍庙的旗杆——独一无二。”

“去,说什么呢?”

李秀兰伸腿佯踹了程家安一脚,纠结着脸,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呃,要不……要不咱周末去照一张?”

“呵呵!”程家安笑容很阳光、很和煦、很干脆:“成啊!周末就去!”

这一年,全家人收拾的干干净净,穿着那个时代最朴素的衣物,没有什么发型、头饰的雕琢。只能从镜框中用一张张质朴的笑容,在最平凡的岁月里,在最单调的黑白底片上,刻画着属于他们那份最绚丽、最温暖、最和谐的幸福标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