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不是吧君子也防 > 六十二苏裹儿的烦恼(第2页)

六十二苏裹儿的烦恼(第2页)

某个包子脸小侍女捂住一把轻罗小扇,在花丛里蹦蹦跳跳,四处扑抓流萤,嘴里不时喊着“小姐小姐快看快看”、“哎呀好大”。

不过偶尔也会传来一声失望叹声,是她仰头瘪嘴,望着飞走的萤火虫唉声叹息。

花园内的一处灯盏通明的画廊上,新画梅花妆的冷清女郎自顾自翻书,对与她气质很不符的贴身侍女置若罔闻。

只是在偶有摔跤声传来时,冷清女郎会轻轻点头,眼皮抬也不抬道:

“等会儿蹦饿了,夜里不准偷吃客厅糕点,不然阿母又要每日做一大堆点心送来,以为是我嘴馋。”

“……”已经肚子咕咕噜噜叫的包子脸侍女。

苏裹儿摇摇头,又翻了一页手中诗集。

她最近依旧在读陶渊明的诗。

不是因为苏裹儿是心慕名士的文艺小迷妹。

盖因当初那位老相士的扶乩预言。

里面预言她会遇到一个宛若天命的男子,是命中的贵人,具体如何“贵”,老相士并没有说,只说重要的是“遇”,这便是运势的转折点。苏裹儿想早点遇到。

这位老相士并不简单,出自南方三清道派之一的上清宗,辈分极高,曾给苏裹儿家族很多人面过相,某些方面并不逊色于卫氏女帝身边的宫廷顶级望气士……

夜色下,冷清女郎懒倚栏杆,画有梅花的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捻捏淡黄书页的一角。

潜龙在渊……衔明月而出……在此县为官又辞官……会写辞官隐退之赋……

符合上述这些条件的,苏裹儿之前想破了头也只能想到一个人。

那就是龙城县志上曾记载过的,东晋名士陶潜、陶渊明。

此人不仅名字听着很符合预言前两句,而且确实也曾在龙城县做过八十一天县令,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官又辞官,且他文采斐然,留下过不少诗词歌赋,为本地人津津乐道……

现在不少的龙城地名街名,都是取自与这位名士有关的典故。

而这些年,苏裹儿又打探到,相关县志有记载,此人辞官之前好像确实作过一篇辞官隐退之赋,名字好像是……《归去来兮辞》。

但这篇辞赋却不知遗落何处,并没有完整传下来。

最后,唯一令她遗憾的一点点偏差是……

这是四百年前的东晋人物啊!

难不成还是一位长寿的顶级练气士?

可就算是再顶级的练气士,也很难活到今日啊,除非是走到了神话道脉的顶端、某个未知的品秩?但……有可能吗?

她觉得不现实。

冷清女郎放下诗集,撑着小巴,怔望着花丛里的傻丫鬟,晚风中徒留一声幽叹:

“归去来兮辞……会赠吾明月……赠吾辞赋……”

不过,最近这些日子,苏裹儿有些死寂的心情又有点活络起来了,因为她从同居的谢家姐姐那儿听到的一些事。

一些关于新来的年轻县令的事迹。

这趋势似乎是有点不一样了……

老相士的预言明显指出了这个天命贵人会担任龙城县令,所以苏裹儿之前有仔细找寻过档案典籍,可却发现龙城县近五十年来的县令就没有主动辞官的,除去病逝任上或是丁忧。

近年新来的几任县令,她也有把目光投去过,但都失望的发现,要不是酒囊饭袋,要不是昏昏碌碌之辈,且任期之内与她丝毫交集也无,更别提赠赋赠月之举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