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 第 39 章 三十九章(第2页)

第 39 章 三十九章(第2页)

陆秀夫欣然道:“如此甚好。”

他进一步规划道:“等以后人多了,台湾发展起来,还可以再进行扩张。每地建一所文庙作为最高学习场所太学,以下的城镇,再依次设立州学、府学、乡学。”

郑成功又问:“所教何业?所祀何人?”

陆秀夫微感讶然,似是未曾想到这居然还有争议:“自然是建孔庙,封孔子,授儒学,拔擢成绩出众者入仕为官。”

郑成功不是很赞成地说:“孔子可以有,但不能只有孔子。”

设孔庙,当然是最常规、也最保险的做法。

但他出生在海外,七岁才归国,成长过程中又面临各国文化的碰撞,从来就不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儒家信徒。

单纯的建设孔庙,已经不足以适应一个未来终将称霸海上的帝国统治,必须走向多元化。

台湾是他们的第一个基地,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试点机会。

一方面,孔子和儒家经典、经史文章,作为宋人立国的思想核心,将会被摆放在首要位置,作为所有学生的入门课程,进行重点教授。

土人们近乎如同一张白纸,吸收着一切文明信息,必须好好打磨。

然而另一方面。

他们毕竟开设学府是为了给朝廷扩充人才,不是做慈善的,自然要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能更好地维持帝国向上发展。

郑成功是这么打算的:“入门等级,所有人都要学儒学,培养对汉文化的认同感。”

“等层层考试、升入太学之后,就要进行分流,只有极少数人继续学儒,其他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学商、学法、学疆域地况、自然物理、奇门八卦、莳花弄草、医药行诊、兵法军阵,等等。”

陆秀夫认真倾听。

郑成功又道:“可于文庙正中,祭祀孔子,从祀七十二位古往今来大学者,并奉其学说,从此流传。”

天幕上。

观众们对此十分感兴趣,纷纷开始提名自己心中合适的从祀人选:

()【唐太宗李世民】:说到兵法,李靖军神在世,横扫千军,这兵家的从祀舍他其谁!

【唐太宗李世民】:当然,本位面的药王孙思邈也须列入其中。

【魏孝文帝元宏】:我大魏郦道元,书生报国,开一代水经地理之先河,自然要榜上有名。

【明武宗朱厚照】:阳明先生一代圣人,影响万古,必须占据一个席位!

【唐玄宗李隆基】:李白的诗歌是什么水准,想来不用朕多说,你这个文庙总不能没有诗歌吧。既然不能没有诗歌,那肯定不能没有李白。

【宋神宗赵顼】:苏轼诗词超凡越圣,同样应该上榜。

【宋神宗赵顼】:朕的王相公作为一代改革家,思想先锋,锐意进取,延平王你好好考虑一下。

【魏文帝曹丕】:说到文才,这个时代一定绕不过朕的父皇,还不速速让他上榜!

【大周皇帝张士诚】:朕的幕僚施耐庵、罗贯中,写了有史以来最好看的小说《水浒传》、《二国演义》,他们不入祀天理难容。

【晋孝武帝司马曜】:提名本位面的书圣王羲之!

【晋简文帝司马昱】:提名本位面的画圣顾恺之!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提名本位面的药圣李时珍!

【宋孝宗赵瑗】:朕的幼安冠绝当世,才映千古,如果他不入选,只能证明你这个文庙的选人水平有问题。

【暂时还没想好帝号的女帝秦良玉】:朕为徐光启发个声,徐光启精通数学物理,修订历法,改良红夷大炮,作《农政全书》,惠及万民,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暂时还没想好帝号的女帝秦良玉】:徐光启应当入庙。

【陈文帝陈蒨】:本位面没有什么配得上从祀的人选,朕就提名一下文天祥吧。

【北周武帝宇文邕】:朕直呼好家伙,崖山位面的文天祥还没死,你就要给人家祭祀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当代王炎午就是你吧。

【陈文帝陈蒨】:啊这,朕忘了(疯狂擦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