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镇疆军 > 第六百一十四章 潜在敌人(第2页)

第六百一十四章 潜在敌人(第2页)

沙普尔在波斯的地位,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皇帝君王而言会更加稳固,正因为他不仅是世俗统治者,而且还是波斯人精神信仰的代表。

这种情况也就导致另外一种特别的现象:波斯军队的使命通常有两个。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战,一是为了神的意志而战。二者既有统一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且完全由波斯皇帝沙普尔来认定。或者说,最终解释权只在沙普尔三世的手上。

皇帝沙普尔说这场仗是为了保家卫国,那就是护国之战;教宗沙普尔说这一战是遵行神的旨意,那就是护教之战。

波斯军队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变迁,也逐渐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一个是国家军队,即常备军,另一个则是宗教军队,对外称为教团或教军。

时至今日,波斯军队仍旧是两者并行。常备军的规模大概在三十万至三十五万人之间,由枢密院负责指挥;教军的兵力相对较少,目前约有十万人左右。不过,相比官方常备军的征募效率,波斯人被教会感召入伍的积极性和速度,则显得更加厉害。

据情报司预计,只要教宗传下神旨,转眼就能有二三十万适龄男子投身教团,拿起武器变成护法军人,并且他们不要军饷,只需管饭就行。

这样算起来,波斯帝国最基本的战争动员力,至少也在六七十万人的规模,难怪突厥当初不愿轻易逼他们太紧。

除了兵力数量上的条件,波斯的武器装备水平也非常值得一提。众所周知,波斯铁匠的经验和技艺,在整个西大陆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尤其是盔甲锻造,曾一度成为周围各国军事采购的必选项。

连武德充沛、不可一世的突厥铁骑也不能不承认,波斯造的锁链甲胄,既坚固又灵活,虽然分量上是重了一些,但防护力确实好到没话说。

据艾麦尼当初跟李江遥介绍,波斯帝国的经济发展在西大陆同样可圈可点。

突厥人以游牧为主,城市化水平并不十分突出,甚至很多部族到现在都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民众散居在辽阔的草原与山林之间,手工业单一,贸易规模很小。

相比之下,波斯就是另一个翻版圣唐。

首先,波斯帝国的农业非常发达,很早就从东方引入了农田灌溉技术,特别是近几年风调雨顺、连续丰收。

其次,波斯位于西大陆的中部地区,与西疆鬼漠、突厥、天竺、闪米特、欧罗巴都有接壤,因此波斯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国与国之间的商贸往来。作为丝路商道西端的核心节点和圣唐产品的最大中转站,波斯帝国俨然成为了西大陆的贸易中心,也培养出了像艾麦尼这样在政商两界都颇有影响力的商业巨子。

繁荣的商贸,为波斯帝国积攒了丰富的财力和物力,这些资源一旦运用到战争之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一向没怎么引起过圣唐重视的波斯,其实是一个潜在的军事巨人,只不过以前在突厥的光芒四射之下,他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而已。

李江遥凝视地图,默默地思索着,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

根据眼下的情报显示,波斯帝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闪米特人的兵力则在十五万左右,联手入侵突厥。这股力量,虽然说不上有毁天灭地之能,但侵占突厥的大片领土、压制坦利格玛的军队还是很有把握的。

而突厥一旦被顺利压制,波斯帝国的战争潜力会不会进一步激发,数十万大军有没有可能继续逼近西疆鬼漠?倘若真的发生这种情况,霍丽娅他们有没有办法顶住对方的压力?

还是那句话,昨天的朋友,随时可能变成明天的敌人。强敌从来不会讲什么情谊和道理,对方唯一能听得懂的语言,就是实力。

你实力强悍,大家就好商好量、和平相处;你实力不足,那他们就能找出诸多借口,踹门而入、替你做主。

而西疆又恰好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融通的桥梁地带,谁掌控了这个地方,谁就拿住了大陆战略的主动权,不仅进可攻退可守,还能汇聚东西贸易的巨大利益。所以,若说波斯皇帝沙普尔三世对西疆鬼漠完全没有任何想法,那可就太幼稚天真了。

楠花郡主手里的十六万镇疆留守部队,从战力上来说是有比较可靠的自保能力,但战略威慑力却稍显不足。万一波斯人或闪米特人当中出现几个胆大妄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统兵将军,说不准就会趁镇疆主力尚未回来的机会,决定抢先出手,悍然发起对西疆鬼漠的进攻。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实力为王。

想到这里,李江遥深吸了一口气,转头吩咐道:“去请徐帅和各军主将立刻来这里集合,我要对杭州地区的军事行动做出调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