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014(第2页)

014(第2页)

梁仲宁得到这个回复,可算是放心了几分。

这战乱之时,往来于兖州和青州之间着实不太容易。

乔琰说需要写信问询郑玄的意见这件事好办,届时他想法子让信件遗失在路上就是了!

然而让他没料到的是,乔琰像是铁了心要请教老师,竟然派出了典韦去送这封信。

这显然是个完全没有可能让他动手脚的信使。

梁仲宁郁闷了个半死,只能眼看着乔琰写了封信,交给了典韦后,让他带足了干粮,出城朝着东方行去,甚至还带走了那匹原本属于卜己的坐骑。

他心中腹诽,那家伙说不准就会带着坐骑和干粮就此消失无踪,却又陡然想起,这人可还有个朋友被关在濮阳大牢里好吃好喝地供着呢!

以汉代任侠之风盛行的做派,他是必然会回返的。

就算他随后听闻,城外屯扎的那两方黄巾,在得了火场中抢救下来的粮食后当即改口,尊奉他做这兖州地界上唯一的黄巾渠帅,也没能让梁仲宁的心情好上多少。

不过……手底下的人变多,好像的确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城外众人各自分得了那些粮食中的一份,或以衣衫,或以本就随身携着的布袋,将粟米装了进去。

在上方原本的渠帅身死的情况下,这种瓜分的方式无疑让他们有了几分安全感,也便并未抗拒地接受了被打散后混编的决定。

而多了这么多张嘴一起吃饭,本该是会让梁仲宁原本的部从有些潜在不满的。

却偏偏,这濮阳城内随着梁仲宁统一兖州境内黄巾,发生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被关在牢中,本还等着用来勒索赎金的田氏,一改先前对梁仲宁的厉声斥责态度,而是在听闻他近来的举动和“战果”后,俨然将他视为了未来的兖州之主。

乔琰并未插手此事。

当然更准确的说,这是此前她和田洮之间达成的默契交易,在此时于合适的时机,开始发挥起另一方的效用。

有一些话,已经将自己捧到了贤人能人位置上的乔琰并不方便说,可田氏恰恰可以说!

以梁仲宁此前的阶层见识,他不会意识到,身为濮阳本地豪强的田氏对上官都未必有多尊重,对他这个外来者毕恭毕敬,实际上是一件极其反常的事情。

他只知道,先前指着他的鼻子叫骂的田氏大公子,也得跟在他父亲的后头,甚至将他奉为下一个东郡太守,兖州刺史之流的高官——

这比喝了酒还让他觉得飘飘然。

更让他得意的无疑是,田氏做出效忠的表示,绝不只是对他多有吹捧而已,以田洮为首的田氏族人更利用当地人脉,挖掘出了不少此地的可用之人与粮食库存。

这些转变很难不让梁仲宁的部从觉得,纵然他们这位渠帅取代另外两位渠帅的统治地位的过程里,像是还藏着点隐情,或许他那义愤之下的杀人,也有些趁对方不备的意思。

但日子只要能过好,谁还管这些!

在兖州黄巾不必正面对峙汉军的休整局面下,濮阳周遭更显得和平宁定。

此时本就是春耕时分,因黄巾之乱的缘故已经耽搁了不少时日,再拖下去便迟了。

乔琰当即自黄巾军中遴选出了一部分,在田氏交出的田地上先落了种,等一切操持得当就已接近了春四月。

而后便发生了对梁仲宁来说的第二件好事。

先前东郡东阿县抗击黄巾,张伯发展出的下线,也就是那位东阿县丞王度,被当地民众与豪族联手击败,并未成功取下东阿。

更加倒霉的是,他在率队返回濮阳的路上,因军中矛盾被杀。

在彻底将三方黄巾掌控后,梁仲宁本打算将东阿当做自己的练兵之地,也好叫兖州境内的其他地方知道,他虽常处濮阳不出,却有攻占兖州全境的本事。

然而还不等他出兵,东阿便已经举兵来投。

领队的薛氏薛房,自言与田氏之间有姻亲关系,如今既然田氏投了黄巾,听从梁仲宁的吩咐,也自不必负隅顽抗。

梁仲宁喜出望外。

王度此人本也不是他的部下,又早已经身死,他接纳薛房入黄巾军内可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何况薛房并非是一人前来的,他还带来了薛氏壮丁以及金银米粮,实在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nbs-->>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