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 第 186 章 冼夫人(第1页)

第 186 章 冼夫人(第1页)

49岁,算不得英年早逝,也不算长寿。但,冯太后这一死该说好还是不好?

纵然沈悠说了北魏孝文帝是个极聪明的人,吃相也并不难看,并不代表触及权利或者其他利益时,依然还能很好。

权利相争,北魏献文帝和冯太后之间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至于冯太后和北魏孝文帝之间有没有可能再起争斗,谁敢保证?但这人要是不在了,争斗肯定是不会再有。

【冯太后去了,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冯太后临终时曾降遗旨,并书之金册,安排了自己的后事。遗旨说:“她死后,逾月即行安葬。山陵之制,务行俭约,其幽房设施、棺椁修造,不必劳费。陵内不设明器,至于素帐、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作为一个政治家,她在最后依然为北魏着想。不愿大办葬礼,加重北魏的负担。】

【但北魏孝文帝不是这样的想的,对太后的陵墓规格,尽管高闾、游明根等鸿儒重臣多方要求按太后金册遗旨办,孝文帝仍坚持将坟陵拓宽六十步,这是对国君的葬礼规格。冯太后的作为,她不值得这样的葬礼吗?北魏孝文帝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天下人,他的祖母是无冕之王。】

吕雉这回酸了,看看人家养了一个好孙子是怎么样的。哪怕冯太后弄掉北魏献文帝的位子,可能还杀了北魏献文帝,那又怎么样?北魏孝文帝只记得冯太后对自己的付出,她的教育。

为此,哪怕冯太后想平淡的下葬,不成,他这个当孙子一定要给冯太后一个公平的评价。葬礼的规格就是最好的评价肯定。

真是,怎么别人就能有一个好儿子,好孙子,她却连侄子外甥都犯蠢到极致?

【北魏孝文帝肯定于冯太后对北魏的付出,后世人认为,冯太后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北魏太和改革前期是由冯太后实行的,她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更别说她更是教养出北魏孝文帝那么能干的明主。】

这一点谁也知道不能抹去,也不可能抹得去。

【冯太后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我说的是冼夫人,亦称谯国夫人,高凉郡主。有说她名为冼英,但并没有完全证实。这一位是南北朝至隋初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隋书》有载,冼夫人约在梁朝天监十一年十一月一十四日,也有说天监十一年,普通三年。反正就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冼夫人出生于岭南高凉郡山兜丁村,其家世代是俚人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是的,这是一位少数民族的传奇女性。俚人是我们壮族先民分□□时候他们族中的规矩还是推行女性世袭首领制度。】

???这竟还有那样的规矩?他们没有听错吧。

听错是不可能听错的。

隋文帝杨坚在听到冼夫人时,眼睛已经亮了,旁边的独孤皇后同样也是。这样一个传奇的女性,他们夫妻怎么可能会忘记。谯国夫人的封号更是出自他们之手!

【因而,自幼贤明,多谋略的冼夫人在年少时便世

袭成为大首领。成为大首领后的冼夫人统率本部落民族,约束部下,行兵布阵,镇服百越。自然而然也就声名远扬,于本乡信义卓著。只是按越人的风俗“好相攻击()”

≈ldo;?[(()”

联姻,后世称“冯冼联姻”。冯融本是北燕的后裔。当初,北燕末代君主冯弘投奔高丽的时候,派冯融的祖父冯业带着三百人过海归宋,从此冯家留在新会。从冯业到冯融,三代是高凉太守。此时,冼夫人约束本族,让他们依从“民礼”,她每次同丈夫冯宝一起解决诉讼问题,首领中有犯法的,即使是亲族,也没有使其逃逸的。正因如此,政令有序,人们不敢违抗。】

【不过,天下动荡,懂的都懂。南朝梁太清一年,南朝梁将领侯景起兵叛乱,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即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于三年后自立为帝,国号汉。】

【初初侯景起兵,广州都督萧勃征召兵马驰援京师。听闻消息的冯宝当即有意前往,恰在这个时候高州刺史李迁仕占领大皋口,派人征调冯宝。冯宝想前往,冼夫人阻止道:“刺史无故不能召遣太守,他肯定想骗你去一同谋反。”冯宝说:“你怎么知道?”冼夫人说:“刺史被召援助台城,可是说自己有病不去,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然后召唤你。如果你去了,肯定会被留作人质,用来胁迫你的部众。这个意思很明显,希望你暂时不要去,静观事态发展变化。”】

虽然对当时的局势不甚了解,但有句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种形势不明的情况下,能稍稍拖一拖也是一桩好事。

【冯宝听进了劝,虽有意为朝廷尽忠,那也不能先把自己坑了。几天后,不出冼夫人所料,李迁仕果然谋反,派遣主帅杜平虏率军入侵赣石。冯宝闻听后赶紧前来急告夫人。冼夫人不慌不忙的分析说:“杜平虏是一员猛将。带领军队侵入灨石,就要同官兵相抗衡,大概不能回兵。李迁仕

()在州里,

就没有什么作为了。如果你亲自去,

一定有战斗,应派使者去骗他,说一些谦卑的话,送上厚礼,说自己不敢出来,想派人去参拜。他们听说只顾欢喜,肯定不予防备。这样我就带领千余人,步行挑着杂物,大声谈笑去送礼,待到栅栏下,贼人一定可以消灭。”】

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一个将帅须考虑的问题。这冯宝虽为男儿,本事明摆着不如冼夫人,就是不知这前面听得进冼夫人的劝,这回是听不听。

对喽,不少人都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毕竟他们也不是没有碰到过没本事还不肯听劝的主儿,自讨苦吃,自寻死路。

【冯宝本事不如自家夫人,却至少有宽广的胸襟,听得进自家夫人的劝,马上按自家夫人的安排行事。李迁仕听着奉承话,着冯宝让人送来的礼物,果然大喜,自然没有设防,待冼夫人发起突袭,李迁仕大败而逃。】

【如此一来,冼夫人带兵与长城侯陈霸先在赣石相会,回来时对冯宝说:“陈都督非常值得敬畏,深得众心。我看这个人一定能够剿平贼人,你应该大力赞助他。”不得不说,冼夫人确实极有识人之能,陈霸先正是后来的南陈皇帝。】

【南陈朝永定元年十一月,冯宝去世,岭表一带大乱。冼夫人招抚百越,使数州局势安定下来。南陈朝永定一年,冼夫人派她九岁的儿子冯仆带着各位首领在丹阳郡朝见已经称帝的陈霸先,冯仆被任命为阳春郡守。太建一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冯仆到高安,想诱他一同谋反。冯仆落于他人之手,成为人质,捉住冯仆的人也以为这就能够拿捏住冼夫人了。然而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就冼夫人一直以来的表现,她是忠诚之人,更不是那受胁迫的人。无论是欧阳纥有意纵之或者无意,冯仆派人回去告诉冼夫人自己的处境,冼夫人听清来龙去脉后说:“我家做忠臣到现在已经两代了,不能因怜惜你就有负于国家。”这态度够清楚了。纵然儿子落在欧阳纥这个叛贼手中,她也绝不会受此威胁。】

忠,一个忠字,古往今来无人不敬。

更何况冼夫人被人以儿子的性命要挟,依然选择忠于南陈,这样的人,谁听了不肃然起敬?

【冼夫人不仅跟家仆表明了态度,更用行动证明。立即发兵守境,并亲率各州郡百越酋长配合陈朝派来讨纥的车骑将军章昭达,内外合攻,全歼欧阳纥,救出冯仆,平定叛乱。瞧,这就是有本事的人在面对威胁时的应对办法。威胁,你要威胁谁呢?就你们那样,凭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