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13 章 商业与货币13(第2页)

第 113 章 商业与货币13(第2页)

虽然从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角度来看,□□也算是康熙的功绩之一,但是从这个前因后果来说,槽点满满。

【清廷对郑氏的态度,前倨后恭,重点在于郑氏身世清不清白吗?

不是,重点在于郑氏能不能打。】

【就像曾经的蒙元,到处屠城,反而放过了坚守多年炸死蒙哥大汗的硬骨头钓鱼城,这是因为蒙古人讲信用答应了不屠城就不屠城吗?】

不是,这是因为蒙古人担心四川的民愤被激发,会出现下一个钓鱼城。】

【四川的川军,一直到清朝末年,条件再艰苦,也依然很能打!】

明末时期的郑芝龙,看着自己急转而下的结局,沉默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他的前半生,威风到成为海上的传奇,无论是海盗还是海商,无论是大明人、日本人、还是菲律宾人等等,只要做海上生意的,没有不知道他大名的。

多少海盗想招安,最后等到的只有明军的大炮。

不是每个大海盗都能接受招安后笑到大明都亡国了还能全部保存实力,他原本是做到了。

怪只怪,自己贪心不足,想要在清朝继续当官的荣耀。

结果,死的太冤了!还连累了11个子孙!11个!

已经年纪渐长的郑芝龙气得心脏一阵阵抽痛,他看着刚从日本接回福建的儿子郑成功,眼神复杂。

成功因为从小出生在日本,并且与母亲生活在日本6年,与郑芝龙聚少离多。

郑芝龙被大明招安后,郑成功才被郑芝龙接到福建晋江县安海镇读小学,现在这座小学改名为“成功小学”。

郑芝龙不奇怪儿子拒绝了投降,幸好没投降,不然他一个子嗣都留不下来了。

郑芝龙冲着郑成功招了招手:“成功,做得不错!”

紧张到绷着脸的郑成功走到父亲面前,被父亲摸了摸头,这才绷不住地笑了。

“日后,你继续上学,放学后爹带你去玩大炮!”郑芝龙狠狠揉了揉儿子的脑袋。

他老了,没有以前海里来风雨里去的野心和闯劲。

但是好在,他后继有人,儿子很不错!

【在康熙收复台弯前,郑成功才是真正的收复台弯,这也是他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原因。郑芝龙没有完全打退荷兰殖民者,但是郑成功做到了。】

郑芝龙听到“民族英雄”四个字,更为高兴了,摸着宝贝儿子的头,连叫三声:“好!好!好!”

【荷兰人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有一个重要的手段,那就是种甘蔗。】

【当一个地方沦为甘蔗园,也就意味着你彻底沦为被吸血的血包。】

欧洲列强进入大航海时代,四海殖民时,有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种甘蔗。

甘蔗,能够大量的提炼蔗糖,人们非常喜欢,无论哪国市场都很受欢迎,欧洲列强靠着甘蔗赚了一桶又一桶金。

但是对于种植地而言,却是一杯苦涩的毒药。

欧洲列强寻找热带、亚热带的岛屿,占领之后,逼迫当地人砍掉森林,开辟甘蔗园,强迫当地人或者从非洲运来的黑人当苦力,种植甘蔗,提炼蔗糖。

但是,甘蔗对于保持水土毫无能力。种植甘蔗的后果,就是自然环境被破坏,岛内经济严重依赖蔗糖这一种单一产品。哪怕到了现代,那些曾经的甘蔗种植岛屿赶走了欧洲殖民者,也没法转型。

现代的牙买加、海地、古巴、爪哇等国,完全没有因为蔗糖业致富,反而位列最贫穷的国家。

当地人称呼甘蔗林带来的灾难为“甘蔗林魔咒”。

17世纪时,荷兰殖民者占领台弯,目标之一就是看中台湾的环境适合种植甘蔗,连市场都已经看好了,大明王朝同样需要蔗糖,蔗糖可以卖出高价就近销售,降低运输成本。

荷兰殖民者占领台弯后,把甘蔗引入台湾,并且计划砍伐森林,建立甘蔗园。

但是这个时候,郑成功来了。

甘蔗园没有建立成功,荷兰殖民者被赶跑了,郑成功把台湾当做自己的大本营,更在意的是粮食,让台湾恢复了种植水稻,将台湾从“甘蔗魔咒”中解救了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