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53 章 农耕帝国6(第3页)

第 53 章 农耕帝国6(第3页)

嬴政听得很认真,看天幕上放出曲辕犁和铁搭的图片,看得也很认真。

大秦同样缺少耕牛,大汉耕牛普及历经四代统治者

,想必到二世三世大秦百姓才能慢慢普及耕牛,这两样农具,都可以先研究起来。

直到听到天幕讲大明人口。爆发后连养牛的空间都没有,不由羡慕了。

“大秦地广人稀,别说养牛种草,种什么不行。”

把那些侵华的八国联军全给种到地里都有位置!

【大明人多地少,农业工具科技后退,还气候恶劣,明朝为何人口还会暴增呢?】

【这就不得不提明朝时期国外带来的外来物种,高产农作物的到来。】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华夏与外界有了更深入的接触,本土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高产量农作物的到来,成为了百姓的主粮,比如玉米、甘薯、烟草、花生。】

【玉米抗旱能力极强,对土壤肥力要求低,哪怕是贫瘠的山区也能种植,极大地扩大了华夏的可耕种土地面积。这一项由美洲土著人民培养出来的农作物,造福了整个世界无数人民,无愧于美洲祖先把玉米奉为神明】

玉米的原产地在美洲,美洲的原始土著阿兹特克人,把玉米神封为春神,又是生命之神。

因为玉米需要一层一层的剥开,在原始蛮荒的时代,阿兹特克人祭祀春神的祭祀法就是剥人皮,所以他们的春神又叫做“剥皮之神”。

当然,如此血腥的画面荆咕是不会放进自己的视频里,她只是放了玉米的耕作之法。

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载歌载舞就能大丰收,再到大航海时代后传扬到了欧亚各个地方,依然能丰收,就足以说明它不挑地的最大优势。

看着那如一棵树一样的高高庄稼,结出来的果实不是粟黍那样小小的穗穗,而是巨大的黄澄澄的果实,只要看到上面饱满的黄色颗粒,就知道一根就可以让人吃得饱饱的。

“真是个好神,来大秦朕也能供奉!”嬴政的手都按在剑柄上了,如果不是天幕实在太遥远,真想现在就一剑割一些玉米下来留种。

“丝绸之路可以再远一点,再远一点。”刘彻馋的不行,现场开始鼓动百官,“除了张骞,还有没有人愿意出去?”

海外有这么多好东西,他已经等不及张骞回来了。

大臣们开始装死,哪怕是主父偃也闷头不语。

大唐,李世民激动地站起身来,明知不可为还是忍不住伸手去触摸遥远的天际,直到摸了个空,才不得不惆怅地收回手。

他没有沮丧,而是快速

动脑开始想办法:“大唐不是万国来朝吗,问问那些外来使者,有没有人有这玉米,重赏!”

既然有这优势,得用起来,重赏之下有勇夫,就不信得不到。

武周时期,武曌快速想起天幕夸她时期提过的一个人:“阿罗憾还记得吗?据说是波斯国的一个首领,波斯人最擅长做生意,现在去找找,看波斯人有没有这玉米。”

上官婉儿:“是,陛下英明!”

【甘薯,也就是红薯,出了名的一胎十八宝高产量农作物,以其单产量高、耐贫瘠耐旱、种植简单,成为救灾备荒和轮作的首选。】

【说到红薯,不得不感谢一个人,或者说一家人,是他们家族几l代人的世代努力,才让百姓吃上了高产红薯,有了救灾粮食】

【这个人也在种植红薯的时候还发现了灭蝗秘籍,直到现在依然还在使用】

明朝隆庆年间,隆庆皇帝朱载垕解除海禁,允许民间做海上买卖,允许百姓在东南洋地区出海谋生。

来自福建的陈振龙因为在家乡地少贫瘠,养不活一大家子人,不得不选择出海谋生,到菲律宾务工。明朝嘉靖年间,西班牙殖民者正式开辟了从墨西哥到菲律宾的航线,其中一项重要贸易,就是用墨西哥的银币换取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到隆庆年间,陈振龙前往菲律宾务工时便吃到了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在菲律宾种植的番薯。

起初,陈振龙吃到一个颜色金黄、口感甜糯的食物,根本不认识,但是本能的喜爱。

“真香甜!还很饱肚子!”

一个巴掌大的番薯,生吃起来甘甜多汁,烤熟或者蒸熟之后粉糯喷香,怎么做都好吃,而且软糯好消化,老人小孩也都能吃。

“要是把这番薯带回去给我爹娘还有我娃娃吃该多好,他们肯定喜欢。”

陈振龙想起了家里的老人孩子,顿时动了心思。

此后,陈振龙开始有意留意番薯的种植方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