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从盘点古代巾帼开始[历史直播] > 141 只手遮天(第2页)

141 只手遮天(第2页)

“自古王朝末年多见臣负君,王朝将灭,文武大臣都急着抛下君王甚至献祭君王谋取后路。唯独蜀汉独树一帜,臣欲再战,奈何主公先降。臣子还没谋后路,刘禅已经开始谋后路了,这才是他最为人诟病的一点。”

“蜀汉有降臣吗?有,然人家降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是为了保护降魏的刘禅。相较于某些得君王信任,却想献祭主公向新主公邀功的人,蜀汉之臣实在是一股清流。皇帝是个比烂的职业,末代王朝更是以昏君奸臣比烂为主,可蜀汉却非如此。”

“因为蜀汉之臣太忠太义,刘禅为了保全性命苟且的那句乐不思蜀,不免让人不耻。”

“说回李邈,这家伙是不会说话没啥情商之人。最初因为骂刘备,气得刘备想杀他,是诸葛亮救他小命。后来又怼诸葛亮,气得诸葛亮不愿用他。现在到了刘禅这,依旧是喜欢自作聪明。”

“须知始皇帝叫吕不韦仲父是被迫,但阿斗叫诸葛亮相父,绝对是心甘情愿。刘禅对相父的依赖甚至超过亲爹刘备,因为刘备死了,他还有相父辅佐。现在相父没了,阿斗一想到自己要当家了,都愁死了。”

“李邈这个时候跑来进谗言,侮辱相父身后名,阿斗哪里能忍,当时就给下狱了,本来是要交给朝臣议罪,结果回去越想越气,天亮就直接把人杀了。”

“刘禅虽是君王,但他既不是如始皇帝、汉武帝这类杀伐果断的雄主,也不是赵构、朱祁镇这类随便杀人的昏君。刘禅当了四十一年皇帝,亲自杀的人就两个,一个是诋毁相父身后名的李邈,另一个是造他黄谣的刘琰。”

“刘琰的妻子胡氏去给太后贺新春,太后很喜欢胡氏,就留胡氏陪了自己一些日子。结果胡氏回家后,刘琰怀疑妻子与皇帝有染,对妻用了私刑,并逐出家门。其妻上告后,刘琰按照律法程序处死。”

“你造皇帝的谣,不一定会死,得律法来审定。可你要是造丞相的谣,那么你今晚过不了夜,要么阿斗今晚睡不好明天来杀你。”

“这天幕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若是——”韩世忠叹了口气,与岳飞道,“喝酒喝酒。”

因天幕之故,韩世忠和岳飞还在前线领兵,朝中昏君奸佞现在不敢明目张胆迫害,但小动作也不少。这几日韩世忠与岳飞相聚一处,是讨论联合布防的事情。后背不安定,辖区荒芜,没有朝廷的支持,不适合大举北伐。

故而,现下岳飞和韩世忠等人有意效仿汉时赵充国,在自己防区屯田,同时收留从北地逃过来投奔的百姓重整荒芜的田地,想要学一学天幕说的后辈辛弃疾自己攒粮草北伐。

“相较于诸葛亮被蜀汉两代君王交托信任,与诸葛亮一样是托孤大臣的霍光显然没有这个待遇。汉武帝留下的托孤大臣是四个,其中霍光与卫氏一脉息息相关,而上官桀曾是李广利的部将,许多人怀疑他与昌邑王一脉是有些关系的。”

“当然了或许最初上官桀与昌邑王一脉关系匪浅,后来也投向其他藩王了。相较而言,桑弘羊和金日磾是相对中立的,所谓中立,其实是有利益也可以投向任何一方。然这种出身背景可以看得出,汉武帝这个安排是要他们相护牵制的。”

“如果汉武帝没有在死前下《轮台罪己诏》,改变国策,霍光这些辅政大臣很难完成朝廷政策掉头这件大事的。事实也是如此,这几位辅政大臣内部有许多不和,皇帝年幼无法裁决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

“如果汉武帝没有在自己手上完成国策掉头,辅政大臣又不能乾坤独断,一旦众口不一,朝廷就很难实现国策调整,朝廷的问题会更加严重。没准刘病已就不是中兴之主,而是要学刘秀、刘备来个复汉了。”

“因为丙吉出现的时机太好,以及丙吉之后还做了霍光的长史,后世许多人推测保护刘病已的丙吉是霍光所安排。提到这些就是说明一下,霍光在汉昭帝初期并没有想要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么自由。”

“即便霍光真的在暗中保护了刘病已,那也只能是暗中,无法在明面上做什么。一旦他明面上表示出对刘病已的在意,立即就会被上官桀和桑弘羊抓到把柄,毕竟这两个人不爽霍光排在他们前面很久了。”

“朝廷无人能管,敢管,丙吉就这样又养了刘病已数月,才终于找到了另一个人照顾这位被人视为烫手山芋的皇曾孙,这人就是刘病已祖母史良娣的兄长史恭。史恭的母亲贞君是刘病已的曾外祖母尚,很怜悯刘病已,虽然年迈却坚持亲自照顾刘病已。”

“不过刘病已也没有在史家住太久,汉武帝临终前曾留下两道遗诏:一道是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封侯;另一道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注1】。”

“汉昭帝始元二年,应该是过了孝武皇帝丧期了,霍光等人遵遗诏受封为侯。其中金日磾在在一年前已病逝,是追封侯爵。刘病已从史家搬出,养育于掖庭,宗室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注1】。”

“因刘病已是两年后才送到掖庭抚养,以至于不少人都怀疑将刘病已收养掖庭是霍光矫诏。不过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当时辅政大臣不止霍光一个。桑弘羊和上官桀跟霍光也不是一条心,霍光还没有只手遮天的本事。”,,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