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 第 116 章 番外二(第2页)

第 116 章 番外二(第2页)

告诉他们,她活得很好,让她们不要惦记。这辈子没什么值得惦记的,她们如此美好,这个世道配不上他们,向前走,永远不要再回头。

张拯道:“这两坛,是阿娘的挚友芙娘临终时所赠,阿娘到长安时购置了宅邸,认识了几个胡姬酒娘。阿娘在长安时,除了当年的裴连城裴相夫人武夫人,极少与贵夫人来往,与她们相知相伴,将她们都送走之后,阿娘在长安就只剩下了阿爹,所幸还有驿馆学堂的学生经常来访,阿娘也不算太过寂寞。”

孟浩然在几人中最早与张九龄结识,谭昭昭大方,他吃了不少胡姬所赠的好酒。当年在张旭张颠处,得知了雪奴的一些事情,他暗自叹了口气,宽慰道:“无为,斯人已逝,你自当珍重。”

谭昭昭说过,对已逝之人,最好的怀念方式,便是珍惜当下,潇洒恣意活着,要是真有在天之灵,他们看到后就能放心离开,去轮回自己的另一场人生。

莫要纠缠,莫要纠结,相忘于烟水中,轻装上阵。

张拯虽不明白谭昭昭为何会有前世今生的感悟,倒是认同谭昭昭活着的人,要珍惜当下活得洒脱的话。他没有前世的纠缠,这辈子幸运得到了世间最开明的父母,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潇洒。走遍了大唐天下,甚至远渡重洋,不像是其他官家子弟,要读书上进,出仕为官,延续家族荣光。

张拯释然一笑,端起酒盏,道:“美酒当前,若不痛饮,便是辜负了美酒,要得美酒痛骂!”

孟浩然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杜甫等人也一起笑了,各自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葡萄酒醇厚,连吃了几盏之后,大家的兴致逐渐高了起来,说笑更加随意了。

王维很是喜欢山水,他所去的地方不多,张拯游历过山川大河,便好奇问道:“无为,你到过东瀛,西域,大食等地,觉着与大唐相比如何?”

张拯想都不想道:“这几地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但远不及大唐

也!无论是一应吃穿用度,还是城池,人数,长安当称霸天下!”

王维听得一脸的激动,道:“都比不过大唐,我没能去游历,也就无憾了!”

张拯道:“若只看山水,山与山却有各自的不同,天底下找不出一模一样相同的山,也找不出一模一样的河流。”

接着,他说了些在外的趣事,尤其是他在大食等地开办大唐官话学堂的事情,“无人莫不识长安,以到长安为荣。既然如此,他们应当学习大唐的官话,学习大唐的经史诗文。阿娘以前同我说,彼此之间能说得上话,能互相交流,方能更好的来往。大唐是最开明之国,包容,各部落夷族都能彼此相融。但大唐并不能因此放低警惕,也莫要看不起夷族各部,大食波斯等国。比如像是大食所产的香料,除了他们当地生长的各种香料,还有如蔷薇露等昂贵香料,他们的造船技艺等等,都有值得大唐学习之处。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方是正道。”

至于照着谭昭昭的安排,从大食波斯带了哪些香料、粮食种子回来,张拯就没细说了。

大食波斯占婆等地的气候,与大唐安西都护府,岭南道等地相似,占婆的稻谷,一年能耕种两季。

张拯带回来的有稻种,除此之外,还有从大食、婆利国带回的胡椒与龙脑香幼苗。

张九龄与谭昭昭如今在琼州,打算在此种稻,胡椒,龙脑香。

要是几种都能种植成功,能提高大唐的粮食产量且自不用提,在大唐最为名贵的胡椒,龙脑香两种香料,价钱便会跟着便宜,寻常百姓也能吃得起。大唐的钱财,不再大量流向波斯大食等地。

王维又开始纠结,羡慕地道:“可惜我如今走不出长安城,明朝还得入朝当差。”

孟浩然不耐烦听到上朝的事情,上朝哪有吃酒快活,当即道:“摩诘休要提烦心事!”

王维忍俊不禁,杜甫也噗嗤笑出声,李白更是不客气哈哈大笑,指着他们道:“你们有差使在身,只有我与无为自在,定要多吃几杯!”

张拯举盏与李白同饮,望着他眼神热烈,道:“我最喜欢太白的诗,听说太白的剑,更是一绝”

李白酒已经吃到了五分,正是微醺时,当即就起身,扶腰朝童子喊:“去将我剑取来!”

童子蹬蹬蹬前去了,这时,屋外传来了笑问声:“太白可在?”

李白侧耳倾听,大笑着应在,对好奇的王维他们道:“是达夫前来了。”

王维他们高兴不已,一并起身迎了出屋,高适随身挎着一个简单的行囊,在李白的引荐下,与几人见礼。

张拯不会写诗,高适却听过他的大名,除张九龄外,张拯主持译了许多波斯等经书著作,所著的关于四海游记,一书难求。

高适很是激动,与张拯道:“张无为的书,我很是喜欢,可惜囊中羞涩,只能遗憾过错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