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关于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见 > 第35章(第2页)

第35章(第2页)

&ldo;如此良吏,肺腑之语,朕读罢心肠俱震啊

昨夜又梦见沙场厮杀,朕的那些子弟儿郎为家国不顾性命拼尽了最后的血,朕如何不痛如何不哀?今日再观此奏,思及如此多百姓为今日中兴大业失子失亲,而将士之骨曝露荒野,任凭野兽啃噬

何至于此啊!朕实不忍闻!幸好有良慈郡刺史孟苍舒这样的慈怀之人,顾念百姓悲苦,上任头一件事不为自己立足不为赚得人声鼎沸,只做此慈悲之举,可谓父母良吏也!

皇帝说得十分激动,下面官吏却面面相觑,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只知道良慈郡之前折了两个刺史,出身都颇高,但这个却默默无闻,怕是个充数顶上的吧?

只是皇帝夸赞,此刻无人多嘴,都道圣上体察,才有此治世之能臣。

但其实在下首的官吏当中,有三个人是清楚这个名字的。

&ldo;臣有奏。

现任太尉长史的荀崎朝前一步,在皇帝示意准奏后才恭敬开口道:&ldo;孟苍舒本是圣上中兴后第一批太学生员,得沐皇恩,故有此德行。其虽出身寒微,但才志皆达,臣父赏识,故贤让我家子弟之名录,破格推举其入太学享恩上之际遇,如今其已学成,德政以报朝廷,乃是圣上初惠之政普照而得,其之德政,亦为圣上德政。

&ldo;太学乃是我朝仁良祖宗之法,朕不过是顺应天时。

皇帝是以武功夺天下,最爱听的便是自己顺应天时万众归心这样的暗示,此刻亦是十分受用,&ldo;你父亲能举贤代亲,果然是朕的股肱良臣啊

说罢也回忆起故去部将的裨益,思表之语不觉,更是连连称赞荀崎有其父的风范。

荀崎听着皇上的赞美,心中十分骄傲,却仍以谦卑姿态应对。

作为武将之子,荀崎起初不习惯自父亲手中继承的官职,朝堂之上太过险厄,一句话都要过十遍脑子才说出来,不过这十年荀崎也算磨砺出来,父亲去世后,自家的功勋已然不如昨日,要是不卖力替皇帝吆喝,怕是更无立足之地了。

孟苍舒这名字荀崎听自己爹说过,其实也记得不是那么真切。只知道是父亲的徒手之劳所遗赠之才。不过前几个月良慈郡刺史一事悬而未决,孟苍舒的名字被大司徒府报上去后他留了个心眼去查看了此人官档,才又想起这段机缘。

果然提前做好功课是有用的。

&ldo;臣有奏。

&ldo;孟大人,请说。

这次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是大鸿胪孟桓。

&ldo;孟苍舒乃是臣孟氏旁支晚辈,幼年饱受离乱之苦,与臣本家音信全无,幸得天子照拂,臣家得以寻此沧海遗珠,孟氏子孙能为圣上建威树德,乃是吾辈幸甚,谢圣上赞许,今后孟氏必然竭恭尽责,不废此恩!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